English

商业气象服务:有个性才会有市场

2001-08-20 来源:光明日报 徐廷钢 陈西艳 我有话说


编者按: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人们多将目光投向汽车、金融等行业。但还有一个行业,虽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贴得很近,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它同样要面对这种残酷的局面,这就是气象服务业。在国外,尤其是美日等国,它已经是一门较为发达的产业了;而在我国,许多人还没有这个概念,今天,气象服务产业化的课题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产业化”似乎已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气象服务产业化又该如何理解呢?

马鹤年(以下简称马):对于“产业化”一词,一般的理解就是按市场机制组织产业运作,但这并不是产业化的全部内涵所在。根据我们的研究,气象产业化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内涵:广义上讲就是要促进气象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气象产品,包括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产品。狭义上讲则是指围绕市场需求,按市场机制推动气象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即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记:商业性气象服务与现在的有偿气象服务是一回事吗?

马:不是。气象有偿服务是公益性气象事业单位在完成基本公益性无偿服务的前提下,根据用户要求开展的专门的气象咨询和气象技术服务,属于进一步拓展的附加的公益性服务。从事的主体只限于国家财政支持的气象台站,气象业务、科研和教学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属于成本补偿性质的收费服务,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商业性气象服务则是由气象服务经营实体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营利为目的的所提供的专用气象服务。

记:在人们的印象里,气象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事业”行为,为什么要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呢?

马:商业性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初期,其业务主要是通过对公众基本气象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加工后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是由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的。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需要更有个性的气象服务。举个例子,对普通人来说,从公众天气预报得知近期有一股冷空气将经过某一地区,预知天气将转冷要多加件衣服也就可以了。可对一个虾农来说,这远远不够。他需要知道这股冷空气经过此地的更为精确的时间,强度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养殖场的水温会不会降到危及虾继续存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这就是个性化的商业性的事情了。与普通天气预报不同的是,个性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必需根据客户特定的需要将基本气象资料精细化再加工和具体化。又如矿井安全问题。矿井中的瓦斯浓度与其中的空气扩散速度有关,而扩散速度又与风向、气压等气象条件有关,如此小范围的气象服务也只有个性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才可能提供。

记:在我国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条件如何?

马:有利条件还是很多的。首先是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更加注意到他们的经营行为、效益与气象之间的联系。据气象部门1995年所作测算表明,气象服务业投入产出比可达1:40,这显示出气象服务产业会有很高的效益回报,应该是真正的朝阳产业。其次,我国有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良好业务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如今,我国已建成由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组成的比较现代化的气象探测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每天可以提供极为丰富且比较准确的基本气象信息产品。这些产品为进一步加工制作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个性化气象服务产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再次,我国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还有人力资源上的优势。我国有多达6万人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气象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产生约2/3的富余人员。所以相对而言,我国的科技劳动工资性成本较发达国家要低得多。但由于缺乏明确的产业政策和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一产业迟迟未得到发展,有些部分还完全没有触及。

记:合理的气象服务产业应包括哪几个部分呢?

马:为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气象服务产业结构应包括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和气象工程服务产业,而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又包括气象服务技术软件业和气象信息服务业。气象服务技术软件业是为气象实体提供软件支持的行业,运用其研制的软件,从事气象信息服务业的商业性气象实体就能够把基本气象信息转化为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气象产品。气象工程服务产业则是根据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利用一定的气象工程技术手段对将发生的气象状况进行预防或改造,以趋气象之利避气象灾害,如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服务和避雷。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技术软件业和气象工程服务产业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可以说存在巨大商机。

记:那么国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发展得如何呢?

马: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已有相当规模。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小到个体企业,大到拥有上百名气象学家,无不以提供个性化气象服务为主要特色。如WSI公司,现有雇员250名,其中100多名是气象学家,服务领域除公众气象服务外,涉及航空航天、远洋航运、能源交通、国防、电子信息等诸领域。还在巴西、德国和东欧等国设有多家分支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气象服务跨国公司。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开始于1954年,截止1998年1月,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其中WNI(天气新闻信息公司)共有职员700多人,面向国内外开展的商业性气象服务涉及24个行业和领域,年营业额达60亿日元。

记:中国入世的脚步已越来越快,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

马:目前,美国的WSI和日本的WNI公司都已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并且承揽了一定的商业性气象服务业务,如远洋气象导航业务等。我国气象服务业对外开放是迟早的事,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公益性气象服务以外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将逐步、有序开放。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组织相当看好中国市场,相信会积极进入我国气象服务行业,与国内服务组织展开竞争。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气象科技市场的发展,促进商业性气象服务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服务效益。但是,由于国外气象服务实体在商业化运作方面已相当纯熟,起点远高于我们,势必对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组织构成严重威胁,比如产品开发和营销。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首先加快对内开放,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明确商业性气象服务的业务准入范围,大力扶持民族商业性气象服务实体发展,同时鼓励中外合资进行产业开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