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风永驻的窗口

2001-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唐向东 何国平 本报记者刘希全 我有话说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军优秀共产党员、一等功臣、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惠侨楼总护士长杨丽,二十年如一日,用心、用情护理每一位病人,她刻苦钻研,大胆探索新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模式,被中央军委领导誉为普通党员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三个代表”的楷模。

病人出院要了一面中国国旗

地处广州的惠侨楼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于1979年在全国第一个率先创办的涉外医疗中心,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杨丽1982年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本校南方医院惠侨楼后,就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代表着党、代表着军队的形象。20年来,杨丽护理过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危重病人,从未出现任何差错,赢得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海外人士的一致赞扬。

梁太太是第一批来内地投资创业的澳门成功人士。1987年,59岁的她在惠侨楼被确诊为绝症后情绪低落、反常,经常为难护士。杨丽深深理解她的痛苦,平时与她拉家常,向她介绍以前一些成功的治疗病例,使她慢慢树立起恢复健康的信心。梁太太60岁生日到了,杨丽买来生日蛋糕,按照梁太太广东顺德老家的风俗,插上九根蜡烛,为梁太太唱起了生日祝福歌。梁太太的病情好转后,七个儿女先后接她回家,但梁太太怎么也不走。她说:“你们是我的亲生孩子,可杨丽做到的你们做不到。我哪里都不去,惠侨楼就是我今生的归宿。”梁太太在惠侨楼一住就是八年,直至去世。

1987年,印尼一位富商的夫人柯斯蒂娜因肾病住进了惠侨楼。杨丽接过任务后,每天准时为这位有特殊护理要求的夫人洗三次澡,并且按她的要求用木瓢一瓢瓢浇着洗,饭前用盐水棉球清洁口腔,便后用消毒剂帮她清洗干净。见她喜欢汉语,杨丽买来一本汉语字典教她学汉字,夫人想吃印尼“手抓饭”,她派人去五星级宾馆订做。为了护理她,杨丽整整4个月没休一天假。出院那天,这位夫人拥抱着杨丽久久不肯离开,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唱起《友谊地久天长》。她含着热泪说道:“我来的时候是印尼人,现在我一半是印尼人,一半是中国人。”临上飞机前,她坚持要带两样礼物回国作为纪念,一样是中国国旗,一样是杨丽穿军装的照片。

率先实行“以病人为中心”

打针是护士的基本功。杨丽刚到惠侨楼时,为了能使静脉穿刺“一针见血”,曾在兔子和自己身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终于练就了一手过硬本领。为了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她先后考入高级护理大专和护理学本科班学习,顺利获得毕业文凭。

在护理实践中,杨丽大胆创新。一次,她护理一个晚期肠癌病人,病人手术后肠漏,血管穿刺难度大,进食也十分困难。如果用以往的方式穿刺和进食,病人不仅非常痛苦,效果也不好。(下转A4版) (上接A1版)杨丽经过做动物实验和反复查阅文献,创新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方式,摸索出营养保障新途径,减轻了病人痛苦,又保证了必要的营养。杨丽积极探索护理新方法,现已在国家《护理学》等杂志上发表了《肠漏病人的营养护理》、《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指背静脉解剖及临床应用》等20多篇论文。

杨丽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出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护理组在医院护理十项技能比赛中,次次名列前位,年年受到表扬,8次荣立三等功,并被总后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她自己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护士。1990年,医院在全国首创了护理责任制,提出了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的新观念。杨丽和她带领的护理组将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各种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纳入到护理的业务范围中,把对病人的病理、心理和护理有机地融在一起,护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1995年,在护理组和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惠侨科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

金山银山撼不动她的心

一位年逾七旬的台商因心血管疾病住进了惠侨楼。他知道这是解放军的医院,就刻意隐瞒了自己的国民党员身份。几个月来,杨丽无微不至地护理他,从起居饮食到洗头换衣服,星期天还到病房陪老人聊天拉家常,介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新变化。出院那一天,老人讲明自己的身份,并用颤抖的双手捧着一条金项链和一个装有1000美元的红包,要送给杨丽,被杨丽婉拒后,老人感慨地说:“从杨丽身上,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80年来长盛不衰的真正原因。”

20年来,她拒收和退回病人赠送的现金、购物卡、金饰品等不计其数。

杨丽的亲姨夫在香港开诊所,多次提出让杨丽去香港与他一起共同经营诊所。1987年,杨丽公派到香港学习,曾到姨父的诊所去看过一次,果然设施很好,生意也很红火,杨丽留下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后返回了广州。姨父并不死心,还是不断给杨丽打电话,表妹也从香港写来信,希望能有机会向表姐学习。12年过去了,杨丽一直没有松过口。1997年,姨父姨妈动员杨丽的母亲一起来广州向她下最后“通牒”。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姨父姨妈丢下一句“真是白痛你了十几年”,叹着气回了香港。

广州市一家大医院曾以提供一套住房、万元月薪的条件,请杨丽过去当护理部主任,并承诺把她父母从湛江调到广州市。杨丽不为之所动,她说:“我的技术与能力是军队十几年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如果现在为了一点钱就走人,我做不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