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融入田野

2001-09-07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徐冰 李术峰 新华社通讯员曲日胜 我有话说

26载青春年华,书写在广袤质朴的胶东田野;26年默默奉献,让科技之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得红红艳艳。

什么力量使她无怨无悔扎根农技推广第一线?什么力量使她对事业的追求、对科技的求索孜孜不倦?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共产党员邹积华,以坚实的足迹告诉我们:当个人的情感真正融入那平凡的田野,融入人民群众的心中,事业便有了不竭的动力,人生终会闪耀出高尚的亮色。

“农技工作不能为老百姓服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邹积华以创新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使农技推广充满生机和活力

1996年,当时的牟平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和调整,牟平农技推广中心面临减编制压经费的挑战,同时全国范围内主要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农村劳力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现实对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推广方式、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97年邹积华走马上任,挑起了牟平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的重担。

邹积华22岁在莱阳农校毕业,到这一年已在农技战线摸爬滚打了整整22年。眼下的农技推广工作向何处去?她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农技工作不能为老百姓服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农技推广必须创新。”一个个不眠之夜,一场场精心论证后,邹积华宣布了两项改革——不能“等、靠、要”,要实现农技中心实体化,弥补经费不足;变“两条腿、一张嘴,外加一张‘明白纸’”的旧模式为“讲给农民听,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联合经营,共同受益”的新机制。平时一脸笑容的她此时异常严肃、坚决,当场立下“军令状”:“民主评议,有一票不满意,我辞职;有一个职工的工资发不出,我辞职。”

就在这一年,邹积华带领职工自己动手,利用业余时间建起4万多平方米的苗木、花卉、食用菌、特色菜和优质粮油基地。仅2000年基地就培育各种名优苗木、花卉10万多棵,生产食用菌、粮油3万多斤,创收30多万元。同时,农技中心对各业务站实行亏罚盈奖制度,鼓励他们在为农民服务中多出科研成果,多争取省、市和国家的项目资金。

机制的创新带来了事业的生机和活力。近几年来,牟平农技推广中心先后承担了立体种植、平衡施肥、生态农业、秸秆利用等试验示范项目及研究课题90多个,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就有十几个。在科技和资金实力支持下,邹积华带领科研人员,利用3年时间进行了6600多项次化验,编写和绘制出牟平区土壤养分分析和平衡施肥的报告、彩图,为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仅去年1年,农技推广系统就举办各种免费讲座和培训班100多次,印发技术材料8000多份,2万多人次农民接受教育。如今,中心各业务站都配备了科技服务车,农民生产中碰到难题,只需一个电话,服务车很快就会赶到,老百姓称之为“科技110”。

走在武宁镇五里头村的乡间土路上,一块白色的标牌分外醒目: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这是邹积华的“得意之笔”。走进这块足有200亩的土地,整整齐齐的庄稼地里都有一块小牌子:“加工型地瓜”、“出口型花生”、“黑小麦”……每到作物种植、管理、收获季节,邹积华便带领科技人员在这里为农民举办现场会,讲给他们听,做给他们看,让大家学得明明白白,看得心服口服。许多农民高兴地说:“进了示范园,才知咋种田。”近几年来,示范园共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新品种54个,推广新技术18项,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大都很快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成绩不是写在文凭上,而是装在农民的钱袋子里。”
邹积华带领农技推广中心在田野和市场间架起条条致富桥

地处胶东半岛的牟平风光独特,然而干旱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技术长期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迄今还占全区的80%以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地党委、政府长期的工作重点。

20世纪70年代末,邹积华主持试验的套作玉米、地瓜栽培等新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在牟平得到大面积推广。但历史发展到90年代,邹积华明显地意识到农民的需求变了:过去他们关心地里能打多少粮食;但今天走到田间地头,听到的却是:“这个地儿种什么赚钱?哪个品种好?能不能想办法弄来……”

“打铁先得自身硬。”邹积华向来把技术放在重要位置。如今,牟平农技推广中心54名在职职工中有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7人、中级技术职称19人,有大中专学历的50人,这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非常罕见。但这不是邹积华的目标,她对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衡量成绩不能靠职称和文凭,而是看农民是否富裕了。”

为了帮助农民尽快致富,邹积华带领农技推广中心发挥自身优势,架起了田野通向市场的致富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龙型经济。为了培植好龙头,邹积华积极参与当地一家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技术攻关,与企业科研人员联手解决了品种筛选繁育、隧道发酵、温湿气调控、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使双孢菇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单产达到20公斤以上,创出了国内最高纪录;工厂化的双孢菇产品连续获得第二、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名牌奖、全国食用菌十佳优质产品奖。

“龙头”昂起,龙型经济是不是可以顺利实现?有人断言:牟平自然气温低,不适合双孢菇生长,在农村推广不可能。邹积华没有灰心,她深知这将是牟平农民的“摇钱菇”——双孢菇因其营养价值,有着巨大的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有待开发。

然而,这次“老科技”啃着了“硬骨头”。试验棚到了收获季节,结果令人心凉:两个大棚,竟只产出了两方便袋双孢菇。在风言风语面前,邹积华却愈显冷静、坚强。试验棚内,秸秆和鸡粪合成的培养料在高温下发出刺鼻的气味,但邹积华完全不顾,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天,直至获得精确的数据。经过艰苦的研究、试验,邹积华和中心科研人员研究的双孢菇简易设施栽培技术获得了成功,开创了半地下式棚养技术。这样,每百平方米建设费用只需500元左右,邹积华和同事研制出的自制培养料技术,使成本由原来的每平方米60元降低到15元。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玉林店村村民王德兴迎来他种地史上最为开心的一天。他养殖的120平方米双孢菇收获了,总产3000多斤。只用4个月时间,很少的工力,便收入1万元——这项回报在四乡八里产生了震动效应。如今,牟平区已形成160多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养殖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在这些数字的后面,离不开邹积华的科技成果,还有用科技打造出来的龙头企业。

如今在牟平乡间,“糯玉米”成为老百姓田中的又一个“新宠”,平均每亩收入可达800元,比普通玉米高1倍。这是邹积华通过考察市场而引进推广的。“市场变化得非常快,农产品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否则今天的畅销品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滞销货。”邹积华说:“让老百姓种,就种最好的。”密切关注市场,摸准销售渠道,研究加工工艺,引进优良品种,基地示范种植,最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多年来,邹积华以这种逆向倒推的农技推广创新形式,为当地农民开辟出一条条致富路。

近几年,在邹积华的带领下,牟平农技推广中心引进推广粮、油、菜、食用菌品种60多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30多项,受益村达500多个,受益农户8万多户,每年为农民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是党培养了我,这里的土地需要我。”
邹积华将对党、对人民的感情深深融入这片田野

翻开邹积华的简历,我们会发现这个县级农技干部的身上有着一串串耀目的“光环”:烟台市十大科技功臣、山东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中国食用菌协会全国十佳科技人才,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人事部、农业部一等功、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科技就意味着财富的时代,邹积华有着数不清的机遇:有单位要调走她、有公司要高薪聘请她……这些,都被她婉言拒绝。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条坚定的理由:是党培养了我,这里的农民需要我。

谈起往日岁月,坚强自信的邹积华动情地袒露自己的心路历程。在那个年代,由于“家庭出身”原因,青春朝气、追求上进的邹积华曾一度灰心悲观,是党组织的帮助、关心,鼓励她将满腔热情扑在了牟平贫穷的田野上。10年间,邹积华走遍了400多个村庄,自行车跑坏了3辆,全牟平70多万亩土地,有50多万亩留下了她传播科技的足迹。1981年,邹积华光荣入党。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我吃大苦、耐大劳的品质,更培养了我与老百姓的感情。”邹积华说。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邹积华始终坚持一条铁定的原则——决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在个人的情感上,她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富富裕裕,和和美美。正是这个原因,邹积华在农村田间,有一帮“穷亲戚”,她格外地关照他们,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今年2月,乍暖还寒,邹积华来到北红石头村,商量科技帮扶的事情。从村支部书记那里,邹积华了解到村里姜仁阳家因家境变故,失去了妻子和哥、嫂,一个人和年迈的父母还有两个孩子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

“姜仁阳家我包了。”打那天起,邹积华又多了一门“亲戚”。邹积华免费为姜仁阳提供了优良庄稼品种、化肥和农技书刊,并不断来村指导管理。她高兴地告诉我们:“今年这一季,姜仁阳就可收入6000多元……”

在牟平的村里乡间,受邹积华帮助的“亲戚”太多了,连村干部们都说:“邹积华对农民就是有一股热情。”

在同事眼中,邹积华是一位“女强人”。在要“产量”的年代,她泡在地里;在要“市场”的年代,她既要泡在地里,又要到北京、上海、济南四处“跑项目”、“要技术”。说到这里,邹积华开玩笑说,她的“外交”套装都是蓝灰系列,这样从外面回来就可以直接到地里,耐脏……说着说着,这位坚强的女人却落泪了——在家的时间太少了,身为女儿、妻子、母亲,她觉得欠了太多太多。

在邹积华家中,我们看到一本相册,那是她为女儿积累的人生足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成绩单、学校的评语……粘贴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女儿的成长几乎都是她姥姥来照顾,她曾在一篇《心结》的作文中写道:“妈妈的爱没有爸爸深沉……”如今,女儿越来越理解她了。邹积华,这位田野中的党员干部有着独特的母爱观:“我的爱也是深沉的,我的品质是留给女儿最宝贵的东西。”灿烂秋阳下,我们与邹积华告别。初见时,也是在秋日的田野,她一身的套装,令我们颇感诧异……但此时,我们却感受到一种协调的美——因为,我们已经懂得,她的情感、她的品质,还有她的奉献,是深深融在这片田野中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