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年积淀 十载跨越

2001-09-2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92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国高等教育迈出了管理体制改革的坚定步伐。

走在这一改革最前列的是扬州大学。

1992年5月19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省属院校合并组建成扬州大学。杨振宁、钱伟长、丘成桐等著名科学家先后莅临学校视察。

扬州大学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私立通州师范学校。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都是在私立通州师范学校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1992年,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又与其他4所驻扬省属高校合并为扬州大学。

到合并办学前的1992年,驻扬的6所省属高校大都已有了40年的办学历史。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万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登云、“杰出农民”吴厚和、硕士鸡倌程立力、防洪专家黄莉新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和优秀校友。

1992年以来,扬州大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前进。学校按学科群重组二级学院,构建了综合性大学的基本框架;完成了实质性合并的体制改革任务,构建了与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克服了“小而全”、低水平重复的弊端,提高了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及时实现了工作重心向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转移,拓宽了事业发展的空间;启动了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新途径。“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给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如今,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已经矗立在古城扬州。

扬州大学现占地45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23万平方米。瘦西湖、文汇路、淮海路、江阳路南、江阳路北、盐阜路、荷花池等七个校区首尾相连,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大学城”。新征土地1100亩的新校区正在蓬勃建设之中,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学园区即将拔地而起。学校下设人文、政法、外国语、理、体育、工、水利与建筑工程、农、畜牧兽医、生物科学与技术、医、商、旅游烹饪等13个学院和公有民办的广陵学院。学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全校现有教职工4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多人,教授170人,副教授7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9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博、硕士导师360人。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60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20000多人,博、硕士生750多人。扬州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硕士点46个。学校拥有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63个科学研究机构,39个教学实验中心,教学仪器设备资产1.25亿元,图书馆藏书263万册,固定资产总额5亿多元。此外,学校还拥有实验工厂(农牧场、菜馆、食品厂)、附属临床医院、动物医院、附属中小学等一批教科研基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6种杂志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学校十分重视联系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开展科研工作,涌现出了转基因山羊克隆技术等一大批成果和江苏省转基因制药中心等高新技术项目基地。目前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多项,年科研经费2860万元。学校一贯重视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与10多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所有这些,都是百年办学的积淀,都是十年改革发展的结晶,也是党和政府热情关怀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大力支持的结果。

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百年,也是扬州大学昂首前进的第二个百年。站在上下两个百年交汇点上的扬大人,正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描绘着新百年的美好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扬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新名校,是扬大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分三步走,基本建成新名校”,是扬大人脚踏实地的前进步伐。在这前进步伐中,扬州大学的美好明天正向我们走来。

扬大人完全有信心地说:到下一个百年时,一所新名校必将出现在古城扬州,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