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新教材构建了全新的课程体系

2001-09-26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李晓风 我有话说

今年秋季,依据教育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所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在部分实验区使用。这一次的新教材,除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以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编写的其他几个版本。

正在拟定中的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则。首先,初中历史教材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教材的内容应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应该是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历史知识;减少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使教材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其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改变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的方式;还应该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第三,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历史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次初中新历史教材的编撰充分地体现了上述原则,打破了以往历史教材以年代为顺序,以朝代为基准的陈旧模式,构建了全新的学习主体式的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课程中“繁、难、多、旧”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以我手中仅有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教材为例,现做一些分析比较。

新教材的篇幅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教材相比,缩减了将近30%。课目由27课缩减为22课,各课的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缩减。大胆的舍弃了许多以前为了体系的完整而保留的枝节问题和比较繁难的问题,写进教材的内容更好的适应了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更贴近现实生活,并且更注意选择与学生以后的学习关系密切的内容。以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历史为例,关于这段历史的课目由3课减为2课,分别以“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核心展开,简单的勾画出核心事件的背景,以便学生认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删节了旧版教材中的十六国和东晋的统治、南朝更替、北魏分裂等内容。

新教材在叙述上尽可能地注意开放性和探索性,一个突出例子就是新教材中大量的删节或简化了过去编写教材特别注重的关于意义的叙述和一些结论性的话语,将这些关于意义和结论的认识留给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活动去获取。

设计了“寻找历史”、“编历史小故事”、“辩论课”、“通过地图学习历史”等活动课,这是一种创新,在过去的教材中完全没有。用意在于通过比较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培养和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提供参考。这是一个长期的设想,在以后各册教材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形式和内容。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练习题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活动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新教材完全舍弃了过去教材中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这样的考试题的形式,将练习题变成对于学生活动的建议,在形式上有讨论、游戏或短剧、识图填图、故事、实验、调查等等。问题和活动的结论或结果也往往是开放的和多样性,并不强求一致。

新教材在形式上更加活跃,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在每一课之前的导入框中,过去的教材是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意在引起学生的思考,新教材在继续沿用这种很好的设计的同时,削减了问题的数量,在问题之前引入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描述一个著名的古迹、文物,以激起学生的探索的欲望。在每一课之后,都有一个“自由阅读卡”,与本课内容相呼应,描述古代衣、食、住、行的情况或一些重要器用等,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去了解这些常识。

总之,新编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减轻学生负担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