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西高校“两课”教学充满活力探秘

2001-10-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两课”教学和改革在广西成绩斐然:“两课”普遍被高校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一批“学者化”、“专家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教学科研成果更具厚度深度,组织编写的“两课”核心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教材,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率普遍上升,一些高校达到93%以上。

广西高校“两课”建设的活力哪里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

创新“两课”教学指导和监督机制

1997年,广西成立“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将全区高校“两课”教材编写委员会并入其中,强化其整体指导功能。

去年开始,建立“两课”教学巡视员制度,从全区高校中聘请一批资深教授为“两课”教学巡视员,对“两课”教学进行检查和指导。从今年起,建立全区高校“两课”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

这些举措使各高校高度重视“两课”教学工作。广西大学把“两课”作为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教育建设”列入“211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投入建设经费达100万元。广西师大社科部不但有自己的教学管理和监督制度,学校更是给予大力扶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

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广西“两课”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各高校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积极推进“三进”工作。在今年全国首次“两课”教材评审中,广西参评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被评为优秀教材,其余5门课程的教材均为合格。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后,自治区高校工委即明确了通过多门渗透的方式,将《讲话》精神的“三进”工作与“两课”的改革和建设有机结合,从今年7月起,组织专家计划用一年时间,修订教材,重点做好《讲话》精神的“进教材”工作。

各高校还不同程度对“两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如强化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和锻炼,建立起一批“两课”教学实践基地,一半以上的本科院校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西大学、广西师大建成了专门的“两课”教学多媒体教室。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还建立了“两课”网站,通过将“两课”课程内容上网,延伸和再现课堂,为学生解疑释惑。

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也被探索出来,如广西师大的专题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探索出激活式教学法等,都受到学生欢迎。

桂林医学院青年“两课”教师王光秀探索出“1+1+1”创新教学模式,将音像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教师系统归纳点评三者相结合,自治区有关专家听了他的课后兴奋地说:“这堂课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是多年没有听过的好课。”

创新“两课”教学与德育工作重点研究课题的立项制度,实行公开招标,以此倡导“两课”教师走“学者化”、“专家化”的成长道路,提升了他们的整体科研水平。

自治区高校工委每年从各高校征集一批选题,从中精选出重点选题立项,面向全区高校实行公开招标申报,由专家投票确定花落谁家,再拨出专款予以支持。此举使很多高校把“两课”科研课题立项、经费投入、科研指导等纳入学校科研管理的范围,与其它学科课题研究同等对待,涌现出一大批科研成果。去年,有8个立项研究项目获广西高校教学成果奖,其中1项获一等奖,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学成果评比时“两课”无获奖项目的状况。

广西师大“两课”教师人均每年发表论文4篇以上,罗平汉老师从1998年从事“两课”教学以来,共出版个人专著6本,参加编著2本,主持1项国家社科项目、2项自治区立项研究课题。

创新“两课”教师师资队伍培养方式

1995年以来,自治区高校工委每年举办“两课”教师暑期备课讲习班,聘请著名教授上辅导课。1997年起,广西开始举办“两课”教师地方研究生班;1999年起,将重点转移到选拔优秀中青年老师报考教育部举办的“两课”硕士班。各高校都已经把“两课”教师的培训纳入学校的师资培养计划,经过努力,全区“两课”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由1996年的10%上升到现在的50%。

创新,使广西“两课”教学焕发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广西工学院一位学生说:“学习‘两课’,对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很有帮助,使我们不受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影响,学了‘两课’等于重塑自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