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失去了重量的书

2001-11-01 来源:光明日报 刘伟见 我有话说

奥运申办成功后,不出一个礼拜,便见着数家出版社出版了几本与之相关的图书;美国的“9·11”事件后,也是过了没几天便有几本图书上市。反观近年来的重大社会热点,无不有簇拥而起的图书尾随其后。图书与期刊、报纸的特征边界在重大事件的面前模糊起来。许多图书就像报纸一样具有了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应有的厚重。

当然,没有法律、也没有禁令规定图书必须远离社会热点,相反有很多的图书也正是因为对社会热点的深度分析而成为经典。而报纸的连载或对事件的紧密追踪与事实分析也成为经典作品与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所谓的图书与期刊、报纸的特征边界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但我们却不能把图书当报纸看,也不能用报纸来代替图书,因为他们是时代与历史的不同方式的见证。也就是说,现实不同层面的需要大致规定了他们的分别。那么,随便翻检一下那些十天半月便快速出版的社会热点图书,从其内容,装帧来看,我们便不难发现它们背后强烈的商业驱动与市场炒作。

这类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有原创性,大多是从报纸、期刊、网络上摘抄、杂凑而成的。有的图书居然是大段照录。可忙中有细的是不忘删去抄录内容的出处。但毕竟太忙,抄也难免抄错。至于它的用纸、装帧的粗糙则更是不甚讲究,而定价却往往很贵,一般要高出普通书籍很多。

凡事盈缩进退,必有所望焉。缩短出版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抢市场,那么这类书的市场又如何呢,又有多大的读者需求呢。我以为读者的需求应当有这么几个参考标准:一是它卖出的数量;二是库存的数量;再就是它被当作废纸处理的数量。第一个数量是市场总的需求;第二个数量是总印数减去销售数后滞留在库中的数量;第三个数量是前二者最终的抛弃数量,也就是说,不管卖出去的还是卖不出去的,最终被扔在废纸堆里的数量,我以为后者最能反映一本书真正的读者需求。人们总是从某某出版社的某一本书的销售去估计某一类书的市场,而忽略了某一类书的库存,更忘记了去关注一下,某一类书在刚刚卖了一段时间后,便不再有人问津,甚至出现在降价销售的“五元一本”“十元一本”的摊上,甚至落得个一元一斤的破烂的结果。

我以为,在某种意义上,从降价书摊上和废纸堆里,最能窥见一本书真正的价值和市场需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