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治沙人富起来

2001-11-05 来源:光明日报 刘青杨 我有话说

有绿色就有希望


一、志愿者在行动

说起来,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有点名不副实。因为它不是我们惯常所见的那种政府编制,它是一个民间组织,是一个自发的,但却分工有序的志愿治沙团队。

所长苗玉坤是辽宁人,在几十年的地质生涯中,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但在治沙方面,他却没有什么经验。为了积累经验,1995年退休后,他花了七八万元,以个人的名义在辽宁抚顺哈达乡承包了1000亩荒山,从事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同时进行林业育苗等方面的实践,初步掌握了针叶树、阔叶树等有关树种的育苗技术,为从事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做好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前期准备。

1998年春,苗玉坤来到了赤峰市林业局,找到造林科科长谢克,说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第一句话就把我吓了一跳,他想以个人的力量,承包一大片沙地,进行综合治理,然后滚动发展。我说不可能,我们依靠政府的力量,做了这么多年,成效都不太大,你个人,能有多大能耐?要知道,你要面对的,可不是一两个小山沟,而是上万平方公里的大沙地;你要做的,绝不仅仅是种几棵树,育几亩苗,捐几块钱的问题。我当时一下子就否决了他的想法。”现任的研究所总工程师谢克说。

可是苗玉坤不放弃。他一次又一次找到谢克。后来谢克不但同意了,而且申请局里的支持。局里同意派谢克与苗玉坤一起工作。

他们开始收集资料,进行沙地考察,先后在赤峰地区五个旗县十几个苏木进行考察谈判,最后,与巴彦尔灯苏木达成了沙地治理协议。“一开始,当地的牧民不理解,以为我们打着治沙的幌子,夺他们的土地来了。后来,他们也看出了我们的诚意,我们不但没有侵占牧民土地的野心,而且要争取把大量荒漠化、沙漠化的土地还原为肥美的草场,还要带领当地农牧民致富。现在,已经有8户牧民成了我们研究所扶持的科技示范户。”苗玉坤说。

二、全社会都关心

1999年3月12日植树节,苗玉坤带领一家人,先期进入巴彦尔灯,在一间土坯房里驻扎下来,开始了艰苦的治沙工作。2000年3年20日,他与谢克等人一起,创建了“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并在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交界处承包沙地10万亩,在开发的200亩苗圃地上成功培育了北京杨、赤峰杨、速生杨、新疆杨等十几个品种的苗木,引进了俄罗斯饲料菜、美国苜蓿草等适合当地生长的治沙新品种。

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苗玉坤等人认识到,社会对土地、草原、森林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荒漠化的急剧扩张,单凭志愿者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和参与热情,才是荒漠治理的根本出路。

2000年6月,苗玉坤和谢克一行4人,在华东地区各高校巡回演讲,大力宣传我国面临的荒漠化趋势,激发了高校大学生投身荒漠化治理的热情。暑期期间,来自上海、南京、重庆等11所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研究所考察、劳动和开展以“三下乡”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研究所已成为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赤峰农牧学校等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

同时,研究所的规模也在增长。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到四个人,到现在的二十六名专职志愿者和成百上千名兼职志愿者,研究所的知名度逐年提高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他们纷纷捐款捐物,用行动支持这项绿色事业。陈洁是湖南长沙经营汽车零配件的个体户,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知道了研究所的情况,感动地说:“我以前只知道挣钱,挣多少都不觉得够,现在我才知道,还有人在默默从事这么伟大而艰苦的事业。”她决定给研究所捐一辆吉普车。赤峰田丰农林机械制造厂厂长张浩,知道研究所缺乏小型农业机械,一直给谢克捎话,让他有时间到厂里拉一批农机,“要多少给多少”。当地一些养殖厂,送来了优质种兔、种猪、种鸡;研究所用的桌椅凳,以及锅炉,都是市林业局替换办公用品时,换下来后,捐送的。而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多半是志愿者自己带来。研究所还获得了赤峰市团委、巴林右旗政府的支持,他们决定把这个纯粹由志愿者组成的研究所,当成重点扶持对象。

三、志愿者要先富起来

李云升今年65岁了,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是抖的,但就是这双手,指导着研究所的规划和治理的技术方向。李云升退休前是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籽粒苋研究开发协作组副组长,得过多项全国科研大奖,发表过许多论文,写过几本专著。“但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怎样防止荒漠化,怎样治理沙漠,对我们这些搞农、牧、林学研究工作的人来说,责任尤其重大。”李云升听说了研究所后,不顾子女的反对,拖着多病的身躯,来到研究所,当上了“赶都赶不走”的技术顾问。为了能搞好育苗和科研工作,他顶着肆虐的风沙带领两名志愿者在春耕前把苗圃地实际测量完后,又画出规划图,制定育苗生产计划;为了掌握沙地的自然情况,为沙地的开发与治理找到第一手资料,他冒着38℃的高温,两次徒步穿越承包的沙地进行踏勘,经过综合分析后,他起草了《沙地的治理开发构想与措施》一文,用自己的科技知识,指导治沙。

苗玉坤说,我们一直非常警醒。我们聚集到这来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获名得利,我们要做的是改善环境,绿化沙地,说到底,就是要种好每一棵树,栽活每一丛草,固定一座又一座的流动沙丘,然后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沙产业。

谢克说:“研究所必须坚持以所养所协调发展的方针,所以我们将本着‘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与市场接轨,立足自身实际,强化造血功能,完善机制,按着自然、经济规律办事,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李云升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沙地都有自己的特点,任何一个科学的治理者都只有在充分了解沙地的地形、地貌、土质、降水及地下水资源等生态因子的前提下,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创出最佳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所汇聚了全国各地各阶层的有志者,他们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但是仅有一颗绿色的心是不行的,让他们长期每个月只拿30元的生活费,对不起他们的热心肠,也可能维持不了治沙的热乎劲。研究所要发展,志愿者要生存,治沙、科研及相关产业、生态环保宣传,无一不需要相当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所以,大力发展产业势在必行,以所养所,以沙治沙,用经济效益来为沙漠绿色工程创造更高更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同时将研究成果与有效的沙地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的扩大。”

巴林右旗副旗长辛广昌说:“一句话,研究所必须依靠科技,成为一个运转良好的经济实体,必须成为带领周围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必须让全社会知道,有志治沙的人,不仅能够靠自己的意志生存,更能够靠自己的科技和智慧生存。”

苗玉坤介绍说,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研究所将重点开发沙生经济植物产业。因为研究所承包的十万亩沙地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沙地开发经济植物资源(黄柳、沙棘、枸杞、沙枣等),发展沙地水果、蔬菜、花卉、中草药和开发绿色食品等。此外,还要大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引进和推广优良的林、牧、农经济作物。科研院所、高校不仅具有技术人才优势,同时具有信息灵、项目新的优势;研究所具有土地资源和劳力的优势,应该密切协作,共同发展。研究所现有苗圃面积200亩,根据发展的需要,还可在沙地扩大育苗及种植业经营面积,除根据不同类型的沙地,培育相应的林木树种品种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还可培育营销绿化和美化树种、草种及花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