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师大现象”透析

2001-11-09 来源:光明日报 朱祥全 骆平 我有话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华诞,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谱写了52周年光辉历史的宏伟篇章。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条东方巨龙的崛起,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师范大学的发展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四川师大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被称之为“四川师大现象”。四川师大的发展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中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超常规的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的省属重点大学之一。迄今为止,四川师范大学已经走过了49年的历程。49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四川师范大学在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指引下,经历了一个做大、做强的过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办学规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党政班子以前瞻的视觉,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就确定了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思路,从1993年就开始了每年的稳步扩招,1992年,学校招收的新生只有1100人,而到2001年,新招的各类师大学生(不含成教学生)已达10577人。八年来增长了十倍多。2001年,四川师大各类在校生的总数突破了4万人,其中全日制学生约2.5万人。

从办学条件上看,学校大幅度地加大了投入,仅这两年的教学设备经费投入就超过了过去47年的总和,学生公寓总面积从3万多平方米增加到20多万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从500亩扩大到3000亩。此外,图书馆藏书量达到150万册,是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成雏形

四川师范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不少教师在相关学科领域颇有建树,还有不少是闻名全国的学者。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我国科技人员1994年——1998年五年中发表的论文中,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的丁协平教授在国际、国内高级别学术刊物上所发表的科技论文被收录16篇,荣获数学类全国第一名。该校近年来更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专家。该校现拥有一大批国家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国家“百千万”一二层次人选。

8年前,四川师范大学的生师比只有6:1,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这个比值渐趋合理,提前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14:1,中青年教师中博士和在读博士的比例有极大提高,并引进了一批优秀教授、博士和博士后等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同时,学校启动“银发工程”,采用延退或返聘的办法,让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的老教授们继续发挥光和热,并探索了外聘和人才代理等其它可能的改革途径,建立起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开放型、开拓型的教师队伍。目前,一支数量适当、质量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四川师范大学已成雏形。

——科研实力渐臻雄厚

经过数年来的奋力拼搏,四川师范大学拥有了较强的学术力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研究生授权点的数目已达到原来的4倍,科研总经费为原来的10倍,省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的总数,则由0上升到20个。目前学校在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应用科技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在1995到1999年的五年间,学校开展了国家、部省、委厅以及横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例如1997年承担了国家“863重大项目《有机磁性材料的实用化研究》课题的研究;在各级出版社出版书籍355本(部);在国际、国内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获各级政府颁发的科研成果奖115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查报道,四川师大在过去10年间,按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科技论文数排位,居全国高校第67名,居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第8名,居四川省高校(不含重庆市)第4名;应用科技研究《金属有机研究高分子磁体的制造方法》于1994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和其它单位联合开展的科研课题《大熊猫DNA指纹探针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1998年获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是全国少数几个省属学校中,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之一。

——从学科单一的师范学院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近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在改革开放路线的引导下,四川师范大学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已建成为融专科、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成人教育、高校师资培训、全日制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为一体,文、理、工、艺、体、职教、经济、法学、管理等学科齐全的综合型师范大学。1992年,四川师范大学只有10个系10个单一的师范专业,现在,已经发展到25个院系,40多个非师范专业。8年来,学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好原有师范专业的同时,又根据四川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相继办了一大批有自己特色的非师范专业,在教育部颁发的新专业目录的11个大类中,除了医学和农学之外,四川师范大学都有所覆盖,为学校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学校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创建了按类招生、分流培养的“2+2人才培养模式,即凡是既有师范又有非师范本科专业的院系,学生进校后,先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也不分师范和非师范,头两年,集中学习共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后两年,再根据人才市场的导向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特长,按师范、非师范以及非师范中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这种作法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学生、家长、社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活力与办学质量。

——继续教育迅猛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开拓性的工作,成人教育事业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现有成人教育类学生14000多名,1999年、2000年,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和全国自学考试先进单位。为了提高学校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2000年,四川师范大学取得了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成人教育硕士点(全国第三家),下一步还将拓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如成人教育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短期培训。

1988年,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成立,挂靠四川师范大学,成为全省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基地。1998年四川省委组织部又在四川师范大学成立了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该中心依托四川师范大学,几年来为我省高校培训了不少系(处)级、校级后备人选。成人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生教育和普通全日制教育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四大教育支柱。

四川师范大学作为综合性的师范大学,40多年来,已为国家输送和培养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毕业生覆盖了教育、传媒、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商业、旅游、部队等各个行业和领域。他们中有相当一批人成为各高校、各中小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的管理干部,在不同的岗位上,为西部的大发展、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开拓创新的道路

四川师大的跨越式发展是学校党政班子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和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发展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着重抓了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后勤体制和经费筹措体制的改革。尤为突出的就是该校率先抓了六个合作,从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办大事,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从而使学校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师范大学特色的、并得到社会公认的低成本、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简单说来,这六个合作就是:

1、公办与民办合作

1995年,学校了解到全国有数以千计的无线、有线和教育电视台,需要大量影视表演、节目主持人和相关方面的技术人才,但当时除了北京和上海外,还没有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院校。学校希望涉足这一领域。没有经费,怎么办?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学校注意到了一个没有品牌、没有学历,但有筹资和管理优势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四川影视艺术进修学校。在尚无先例的情况下,四川师大大胆尝试,探索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双方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公办大学下面创建了一个按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一个编制,填补了西南地区影视学院的空白。至今五届毕业生都非常抢手,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到处都有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的学生,此举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视察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现有办学体制的一次突破,事实证明它是成功的。”

2、学校与企业合作

近年来,学校与数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成立了四川师大南洋学院、英华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如四川师大南洋学院就是由南洋集团累计投资4000万,在四川师范大学的校园内建设起的一个以现代教育技术、科技英语等社会急需专业为主的四川师范大学二级学院。去年该学院已正式招收新生近400名。第一届新生培养质量令人满意,不到一年时间,参加全省组织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95.4%,位于全省高校的前列。

学校与银行合作

过去,四川师范大学学生的住宿条件较差,许多陈旧的老宿舍不得不超期服役。8年来,学校先后通过集资、贷款和引资共建的方式,在校内外共修建了24幢新的学生公寓,今年又新建10幢,明年还将修建完成10余幢,基本形成了一个环境一流的学生公寓区。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两课培训中心,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心,高校干部培训中心,集中后的高考阅卷场,都设在四川师范大学。为此,学校积极筹划,以贷款的方式,修建了新的培训大楼,如今,投资一千多万的大楼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去年,学校按照新的机制筹建了一所实验学校,包括中小学在内,既可作为学校师范专业学生的教育实验基地,又有利于消除教职工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并能面向社会服务,可谓一举三得。

4、学校与乡镇合作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四川省内高校中,规模名列前茅,但长期以来办学条件相当差。三年前,学校与附近的乡合作,由乡提供土地和大部分资金,而学校仅投入20%-35%的经费,在学校周边共建了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花几百万办了一千多万的事,建成了一幢教学楼和相应的实验设施、2000多个床位的学生宿舍以及食堂等后勤保障设施。此举不仅缓解了校内的压力,也便于对不同的办学层次进行分区管理,从根本上改善了自身的条件,开拓了发展空间。

5、学校与学校合作

根据重庆直辖以后四川省属高校中的专科学校特别是师专占的比例太大的情况,1998年开始,四川师范大学先后与乐山师专、内江师专、宜宾师专、四川商专等学校合作,在这些学校的优势专业中,共同培养一部分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又与教育部表彰过的全国红旗学校——江油师范学校合作共建了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初等教育学院,培养“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和“三年制”的具有大专学历的初等教育师资,这个学校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状况良好,学校的在读生已达到两千人,为实施西部教育的“园丁工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四川师大采取合作与合并两种形式,先后与四川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四川省舞蹈学校等联合办学,大大扩展了学校的规模,增强了学校的声望和影响,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6、境内与境外的合作

英华美集团是新加坡唯一取得上市资格的教育投资公司,它以统一的教材和规范化的管理,在世界各地办了上百个英华美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