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力发掘优秀楚文化遗产

2001-11-13 来源:光明日报 王生铁 我有话说

楚文化在古文化中是后来居上的一种,但其成就之大和水平之高为举世公认。因此,研究楚文化的丰富内容,发扬楚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之古为今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神奇古老的南国楚地,楚文化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毛泽东同志在1920年由衷地发出感慨:“呜呼!湖南,鬻熊开国,兆起雄风。”

楚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文化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北方有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文化,南方有以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二者共同构成华夏文明的主要体系。楚文化是在南国楚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楚人以炎帝为始祖,凤为图腾,楚文化融合了南北各族文化的精华。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文化竞相辉映。在长江流域,楚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并不断地向周边发展,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人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将楚文化不断推向高峰。楚文化以其鲜明艳丽的特色、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强大的影响力而著称于世。

楚文化独树一帜,足以与古希腊文化媲美。就目前研究的成果来看,在我国古文化中,楚文化一枝独秀。以楚文化的主要构成为例:最先进的青铜冶炼出自于楚,最早的铁器在楚国,漆器的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莫过于楚漆,最富有创造力的丝绸刺绣出自楚国,先秦金币、银币无一不是楚币。哲学有老庄,文学有屈骚,戏剧的鼻祖是楚人优孟。楚国的音乐、舞蹈、美术超凡脱俗,楚乐八音俱全。更有甚者,楚地的编钟乐舞水平之高,世人公认。春秋战国时期神箭手养由基,也是楚国(荆门)人。楚人最早在荆门设立县制,将其列为一级行政区划,改变了贵族分封制度,进而引发了军事、土地、税赋改革。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楚人都有独特的贡献。在采矿、冶炼、丝绸、漆器等方面,楚人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果。如今,老庄哲学、屈骚宋赋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把楚文化与同时期的古希腊文化并列为世界文明的代表。楚人青铜冶炼、铸铁、丝绸、漆器,早于古希腊,许多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在音乐艺术方面,楚人甚至在古希腊之上。在哲学方面,二者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国家政体建设、金融货币制度,楚国比古希腊的发展更为完善。航海古希腊在前,车运楚人在先。而古希腊人在理论科学、造船航海、体育竞技、写实艺术、建筑等方面比楚人更擅长。可以说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不同道路登上了世界文明的光辉殿堂。

深刻总结楚文化的精髓,笔者认为至少有四种精神仍具有恒久不衰的时代价值,值得今人继承和弘扬。

一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探寻楚人先辈艰苦创业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以前。夏商更替之际,战火连年,楚人先祖辗转迁徙到楚地。到西周末年,楚人还是一个弱小的部落。熊绎成为部落首领后,率部族居江上楚蛮之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从熊绎到熊渠,五代人艰苦创业,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到泱泱大国。这种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立国之本。史书记载:楚,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被千秋万代发扬光大。

二是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楚人的创新精神有很多记载:楚君熊通自号称王,首创县制。楚国灭了权国,便设县治之。秦国设县,在楚国之后。早于商鞅变法的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的一次悲壮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大的改革运动。楚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文学为例,庄周的散文和屈原的诗歌是先秦文学的两座高峰。庄周的散文奇诡莫测,变化无穷,气势浩荡,意象峥嵘。屈原是楚辞的宗师,后人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楚人大胆革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三是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在先秦的诸多民族中,楚人的民族偏见少,主张民族融合。楚人没有民族优势可依,没有辽阔的疆域可恃,只有善于主动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发展壮大,因而,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务实性。青铜冶炼是楚人学习吴越技术发展起来的。刺绣、木工、纺织也是从鲁国学习的。史载,楚伐鲁时,鲁国为了避免战事,奉送一百名刺绣工、一百名木工、一百名纺织工,以求楚国退兵,楚国接回人才三百。这几百人传授先进技术,对楚国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些事例充分体现了楚人兼收并蓄,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发展楚国的可贵精神。

四是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楚人对自己的家园一往情深,对自己的文化执着热爱。在丰富的楚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非常充分。如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发兵救楚,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最后不省人事倒地;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殉职的先河;楚文王、楚武王都殉身沙场。楚兵被俘以后,在被杀以前都转过身子,面向楚国,体现了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史载:“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更有代表性的是屈原,他是世界公认的爱国主义诗人、爱国典范,其精神为千秋万代所景仰,成为民族脊梁的象征。楚人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超越了时空,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毛泽东同志指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今天研究楚文化,并非单纯地陶醉于先人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中,而是旨在发掘历史文化遗产,探索人类前进的规律,推动当今时代的发展;旨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立足现实,不断开拓创新;旨在扬其所长,古为今用,服务两个文明建设。

研究楚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发展创新。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导研究楚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楚文化的瑰宝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坚决反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批判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持中国特色。

要着重突出对楚文化的整体性研究与发掘。开发利用楚文化资源,必须形成合力。要强化开发利用意识,真正把发掘、研究和利用楚文化当作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的具体措施;新闻舆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楚文化的影响,充分展示楚文化的魅力;科研院所要组织广大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在弘扬楚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载体建设:一是建好楚文化博物馆。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充分反映楚魂、楚风、楚俗、楚韵,建设一流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二是创作生产与楚文化有关的戏剧产品,现在这方面的题材挖掘还不够。三是组织力量多出楚文化的书画。四是编写楚文化故事的小册子。五是组织好影视的生产和制作。六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尤其要鼓励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多出精品,宣传、学习、研究楚文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