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系史于地 史地融汇

2001-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乔治忠 我有话说

中国古代的史学,是涵盖极广的学问,地理著述属于史部的一个分支。古代中国的舆地著述,主流上确以兼述地理与历史为特色,而将历史与地理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当以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为典型,正如他所自称:“是书以古今之方舆衷之于史,即以古今之史质之于方舆……苟无当于史,史之所载不尽合于方舆者,不敢滥登也,故曰‘读史方舆纪要’。”(《纪要·凡例》)可见,这是一部系史于地、史地融汇的千古名著。

顾祖禹(1631~1692年),字景范,江苏无锡人。其父顾柔谦学问渊博,遭明末亡国之变,携祖禹隐居常熟虞山。他认为明亡的原因之一是当事者“语以封疆形势,惘惘莫知,一旦出而从政,举关河天险委而去之”,因此嘱令祖禹研习史地之学,特别要关注“古今战守攻取之要”(《纪要·总叙一》)。祖禹谨遵庭训,以毕生精力撰成《纪要》一书,此外尚有《古今方舆书目》、《宛溪诗文遗稿》等著述。

为撰著《纪要》,顾祖禹博览众史,搜集和研究历代舆地之书,《古今方舆书目》即为阶段性成果。他对历代史地著述精细考核,“误者正之,甚者削之”,辨讹存疑,务求实确,在史地考据上取得杰出的成就。在《纪要·凡例》中,他还对历代正史《地理志》和名家舆地著述一一作出总括性评述,指明其特点、成就和不足,显示出集千古舆地著述之大成的学术气魄。《纪要》130卷,附《舆图要览》4卷,280多万字。正文卷1至9为《历代州域形势》,按历史顺序叙述历代疆域、区划、地理沿革以及相关的史事,起自上古,终于明代,引述历代史论,评议地理形势与兴亡成败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全书的宏纲大线。卷10至123按明朝直隶、南直隶(江南)和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域,顺次考述政区、城镇、山川、关隘等等,明其沿革、形势,系以历代史事。这一部分为全书的主体,内容丰富,考证精详,特别突出各地区位与军政态势的关系,从而使本书具有军事地理著作的特色。

实际上,顾祖禹贯彻的乃是经世致用的著述宗旨,自言“是书以一代之方舆,发四千余年之形势,治乱兴亡,于此判焉”。时人评其书为:“明形势以示控制之机宜,纪盛衰以表政事之得失……鉴远洞微,忧深虑广,诚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也。有志于用世者,皆不可以无此篇。”

顾祖禹格外重视政治兴衰的地理因素,但不夸大地理因素的作用。他认为舆地图书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需要事先“知之于平日”,“而经邦国、理人民,皆将于吾书有取焉”,但具体的地利应用,不能刻舟求剑地专恃舆地图书。关于学术“知古”与“知今”的关系,他认为“夫古不参之以今,则古实难用;今不考之于古,则今且安恃?”若要知今,“亦必考前人之方略,审从来之要害”(《纪要·凡例》)。这些精辟的论断,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火花。

明末清初,实学大畅,而治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顾祖禹以个人之力独辟一条把握历史地理全局的学术路径,其难度之大,非一般人所敢望津,同时代的学者魏禧即称《纪要》为“数千百年所决无仅有之书”(《纪要·魏禧叙》)。《纪要》的《历代州域形势》部分,康熙五年(1666年)即率先以5卷本形式刻行于世,但迟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才刻印全书。不过,同时代的彭士望、魏禧、熊开元、吴兴祚、刘献廷等人皆曾赞誉《纪要》,学界将之称为当世“三大奇书”之一,则应早有一定程度的传抄流行。乾隆朝纂修《四库全书》,正目、存目都只字不提顾祖禹及其著述,却应用《纪要》的学术成果校定其官修《明史》。《四库全书》本《明史》的《周尚文传》、《杨博传》、各《土司传》等等,皆多次依据《纪要》订正地理沿革和地名,说明《四库全书》馆内是拥有《纪要》全书的。查《纪要》中并无攻诋清廷的文字,而仅用明朝行政区划为撰述纲领,记事亦止于明代,乃以视清朝为无物的方式恪守其遗民节操。清官方既无法禁毁和贬低《纪要》,也只能以视之为无物的形式相回报。然而,《纪要》以体大思精、资料丰富、考释详确的成就享誉于学术界,它本身的某些局限与讹误、以及《四库全书》的排斥,都不能遮掩其学术价值。时至今日,地理地貌、社会人文皆发生巨变,《纪要》的内容已不足以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活动的需要,但在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中,仍为不可或缺之书,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