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01-11-13 来源:光明日报 叶金生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列,是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全新诠释,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锐利武器。

先进文化的意义

人们观察文化的视角不同,对文化做出的解释也不同。所谓先进文化就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反映最广大人民利益和要求,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诸多思潮的较量中日益显示其生命力的文化。

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只有大众化才有社会意义。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初,文化被少数人所垄断,大多数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文化成为统治阶级愚民的重要工具,文化初期的社会功能只是承担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记录以及自身思想成果的简单积累和传承。

在文化演进的历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成果日益为大众所分享,文化的社会意义逐渐彰显,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反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近代政党政治出现以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与政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先进文化反映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方向,因而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就将赢得社会的未来。正是从先进文化与政党命运悠关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了文化五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第二,文化具有人类普遍性与阶级性并存的特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呈现多样性;第三,文化具有战斗、导向、团结人民和民族等社会功能;第四,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具有巨大的影响;第五,在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对社会发展比私有制社会具有更大的作用。

文化不仅是价值的引导,民族的粘合剂,其经济意义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已越来越明晰地为人们所认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精神产品与现代传媒手段联姻,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品逐渐“物化”。文化在今天不再仅仅停留于满足人们精神上的愉悦,而且成为体现生活质量高低的消费品。文化产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以其高附加值实现着自身的经济价值。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文化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对经济生活渗透的能力越强,文化的影响力越强,文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

文化生态的变迁

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它毕竟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由于其赖以生存的时代不同又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文化的相因相革,与文化生态的变迁密切相关。这些变迁表现在:

第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改变着文化资源的配置环境和手段。地理环境的制约曾经在文化的兴衰上起过重要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气候的变化、河道的改变、某种资源的枯竭,曾经导致一些古代文明的消失。今天,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发达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手段,使大多数人能及时了解世界文化的最新进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更为迅速。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在西方占主导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经济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而且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传播已经成为西方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最有力的渗透工具,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随的各种文化样式摆到了我们面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丧失了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文化自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第二,新的发展阶段改变了文化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百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中西方文化的时代差异在缩小,中华文化随着国力的迅速提高,取得了与其它文化平等对话的资格,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尊与自信。但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中国今天乃至今后的重大问题,仍是文化的落后。社会前进的步伐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很好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文化市场中,文化消费者的地位日益增强,文化产品的社会性日益扩大,文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目前,文化消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一是多样性。随着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已经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和要求,反映在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上也呈现多层次化趋势。二是选择性。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主体发生了新的变化,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文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择,由此出现买方市场决定文化产品的生产。三是实用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文化选择往往和竞争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四是娱乐性。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生存竞争压力的激烈,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文化以其娱乐功能消减人们精神上的压力。在文化产品大众化的背后,一些大众文化产品生产出现的迎合与媚俗的倾向值得注意。

先进文化的构建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作为中国先进文化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其说服力和战斗力已经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是与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时代性和具体国情,马克思主义就会变成空洞的教条。有的党员和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思想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损害了我们党作为先进文化代表的形象。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很好地从理论上进一步给予解释和说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说服力地分析和回答广大干部和群众生活和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对那些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错误观点进行有力地回击,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阵地。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还必须大力倡导和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从而形成有利于先进文化创新的有效机制和社会环境。

第二,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思想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一个社会是否有序往往是从人们的思想、精神是否有所归依开始的。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凸显,加之目前,市场行为的不规范,使不道德的行为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先进文化决不能理解为一种政治文化或一个政治集团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里就存在一个先进文化的群众化问题,先进文化只有融入群众生活,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才有引导力。任何脱离群众需求和接受水平的文化,都难以产生引导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要体现继承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第三,提高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先进文化的主流地位是在竞争中形成和发展的。但是文化生态的变迁并不意味着先进文化总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先进文化在落后文化的围堵之下败下阵来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将长期并存,先进文化如果以其独尊的地位而不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思想阵地。在多种文化并存的条件下,先进文化要赢得主导地位,就必须有主动的竞争意识。一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许多经济产品同时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消费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念,那种把文化产业仅仅定位在大众文化消费上是短视的。先进文化要有效地影响群众,走产业化之路是一个重要选择。二是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是文化价值得以延伸的重要载体。现代文化之所以具有前所未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就是因为有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构筑的新的平台。由科技革命引发的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先进文化提高竞争力提供了契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这种自觉。当前各种文化都在运用新的文化传播样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壮大自身的实力。先进文化与这种新形式结合的程度,将对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