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杜绝教育腐败的良方

2001-11-26 来源: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 鲍洪俊 本报记者 叶辉 通讯员 王国珍 我有话说

据悉,1998年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查处的教育系统的贪污贿赂大要案89件,1999年至2000年,浙江省审结的学校负责人经济犯罪案件47件49人,比前两年增加了2倍多。物价部门在对1727所学校进行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案件882件。浙江省人大前不久开会时人大代表痛陈教育腐败,对教育腐败感到忧虑。

校务公开层层延伸

最近记者在浙江师范大学采访时发现,该校实行校务公开后,有效地杜绝了腐败现象。

据该校纪委书记蒋立平介绍,浙师大的校务公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从职工住房到选拔应届毕业生留校,1995年进而在招生、毕业生分配、职称评审、基建工程等项目实行公开;1997年将收费公开纳入了校务公开的范畴;1999年又将人事调配、财务收支、设备物资采购等公开;今年则将校务公开工作向二级学院延伸。到目前为止,浙江师大校务公开涉及全校20多个处级单位,公开内容涉及20多项工作,公开的载体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含学院的二级教代会)、公告、广播电视、简报以及各种形式的通报会等。

暗箱操作是导致腐败的主要原因,一旦公开,腐败就无法生存。

校务公开老大难也不难

该校于1995年将招生原则、办法、人数一律张榜公布。毕业生分配则将就业工作原则、办法、供需情况等张榜公布,约定时间,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交流、签约。这几年招生和毕业生分配中的不正之风少了。

基建工程是诱发校园腐败的重灾区。1994年,该校对已竣工的一幢教工宿舍进行了抽样审计,发现质量、资金都有问题,工程还被转包。该校在查处问题的同时,制定了《基建工程公开实施细则》,所有工程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此举效益非常明显,几年来,仅对基建工程决算方案的审核就核减了800多万元;对1万元以上的基建维修项目实行竣工决算审计,共核减经费达1000多万元;对5万元以上的设备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制度,共节约资金500余万元;在基建上仅2000年就节约资金1494.1万元。

住房分配牵涉到每个教职工的利益,该校实行住房建设决策、分房原则和办法、全校房源情况及住房分配积分四公开,整个分配过程都在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下操作,教职工非常满意。目前该校住房成套率达到90%以上。该校的住房分配以及整个住房建设走在全省高校的最前列。

以往新生床上用品的采购都是指定单位制作,92、93届学生普遍反映棉胎质量不好,热水瓶缺瓶盖,脸盆一摔即破,且价格高于市场。实行公开招标,情况陡变。1998年新生床上用品质量明显提高,且比上一年节约11.4万元,1999年进而节约了4.6万元,2000年在不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况下,增加了两件用品,且提高了毛毯的质量档次。

领导重视从源头抓起

该校对校务公开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行政副校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下设办公室。该校领导认为,校务公开具有勤政廉政、警戒教育、凝聚组合、提高效率的功能。校务公开从源头杜绝腐败,还干部以清白,还群众以明白,校务公开保证了师生员工对校务权力运行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通过推行校务公开,广大师生对学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进一步通畅,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热情高涨。

校务公开使歪风无源,腐败难发,实行校务公开后,该校还未发现腐败案件。据悉,浙师大的做法得到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纪委和教育部的赞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