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2001-11-27 来源:光明日报 胡振民 我有话说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至于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革命的党变成执政的党之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但教训也是深刻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完全搞清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同样,对在执政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我们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完全搞清楚。在执政以后,还是按照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风格建设党。“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极端,错误地提出50字的建党方针:“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我 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当今世界和我国所处的时代已经和正在发生许多深刻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考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党相继下台,丧失执政资格,教训十分深刻。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再次尖锐地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就是紧紧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赋予了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把我们党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江总书记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提出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应当清醒地看到,在“七一”讲话中,江总书记是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起,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提出来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提出来,从而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明确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明确指出,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强调,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同时强调,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这些都是从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远保持先进性的高度,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新的科学论断。这些新的科学论断对推动全党全社会紧紧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应该从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从党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不会丧失执政资格的高度,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努力开创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