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气韵、情感与生命的交融

谈艺录
2001-12-12 来源:光明日报 林杉 我有话说


看邵华泽先生写字是一种精神享受,每次作书之前,铺宣纸于案头,凝神遐思,微见沉吟,而后饱醮浓墨,腕中似蕴千钧之力,笔腾龙蛇,一挥而就。墨气酣畅淋漓,气韵与风骨自见。

邵华泽先生的书法,四体兼备而各臻其妙,评家以为他的楷书内藏柳体筋骨,于通达中见俊雅;隶书则远追伊秉绶的意趣,近含其家学体态,结体凝重,笔意洒脱;篆书得金农之神髓,又具白石老人之金石气象;草书脱化于怀素;行书博众家之长,或刚柔相济,正侧得宜,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是为的评。

邵华泽先生的书法其最鲜明的艺术个性,在于气韵生动,笔墨中有一种畅达之气,大美不雕,飘逸洒脱。他对前人的继承,并非生吞活剥,而于移夺造化之中,别出心裁,将自己的情融入笔端,在书法的创作中体现出自己绝对的自性,绝对的自悟与自证,绝对的自我精神观照。在这个基础上,他可以建立有为法,无为法,或不建立任何法。自然界的山川万物,云卷云舒,山光鸟性,寒水秋月,都给了他书法艺术的灵感,他能够从雪泥鸿爪,毫发大千中体悟瞬息万古,从静观墨照中发现繁华勘落后的灵光独耀。你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读出他的经历,他的思想,他的感情,甚至读出他的旷达与博大,读出他的人格魅力。

对书法艺术的孜孜追求,是邵华泽先生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他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重要职务,工作千头万绪,极其繁忙,且责任重大,而他的勤奋也是周围同志为之称道的,本来他的空闲时间极少,他都用来潜心于书法的创作与研究,繁忙的工作使他难得浮生半日闲,把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看得最为珍贵,常常推掉除外事活动之外的各种应酬,那时他可以忘却一天的公务繁劳,徜徉在书法艺术的天地之中,细心琢磨前人的书论、碑帖,精心进行创作,在书法艺术中,他找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命的安顿。

邵华泽先生在谈到他学习书法艺术经历时说:“我5岁时,父亲便教我认字,6岁便教我用毛笔练字,后来又要我给他当‘书童’,帮他研墨,提纸,洗笔。经过耳濡目染,我对书法也逐渐有了兴趣。”家学渊远,后天勤奋,邵华泽先生的书法艺术能达到全新的境界,亦在情理之中。

邵华泽先生的书法艺术受到鉴赏者广泛的喜爱,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他的学识,体现出了他的综合修养。他担任过大学政治理论教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长期担任部队和中央高层新闻宣传部门的领导职务,以学者身份介入新闻界,并担任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日本书道名家认为他的书法有列子御风,行太空大河之趣,这是对他的书法艺术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中肯评价。

日本书道家尤其欣赏邵华泽先生的多字、小字书法作品,认为其中闪动着中国三千多年的墨脉的光辉,其实他的大字更加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邵华泽先生喜作擘巢书,每作大字,反腕握管,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极具爆发力,颇有吴道子一日写尽嘉陵300里山水的气势,让人的情绪为之一振。

启功先生曾有十六字令概括其书法艺术风格:

书,霁晚萧晨兴不孤,挥洒处,
歌舞满天衢。

书,真草随心笔自如,天作纸,
云物卷而舒。

书,一卷诗词韵有余,精意写,
字字似明珠。

书,巨细咸宜艺最殊,山岳重,
腕底变通途。

正是这种云物卷舒的艺术气韵和腕底通途的人生境界,才使邵华泽的书法艺术不断进入新的艺术佳境。

他是通过书法艺术把书法自身忘却的书法家,他用墨倾泻在纸上的是他全部的灵魂与真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