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礼敬自行车

市场感言
2001-12-14 来源:光明日报 刘之 我有话说

中国的小汽车一天比一天多。这当然是好事,小汽车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有益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在小汽车增加的同时,我们的自行车以更大的数量增加着。手头只有一个1997年的数字:建国以来,我国机动车(注意,小汽车只是机动车的一部分——笔者注)增加了43倍,而自行车增加了1970倍!当然,自1997年以来,小汽车增加的速度加快了,但肯定比不过自行车增加的速度。笔者家中三口人,1997年以来已买了七辆自行车(因为先后丢了七辆自行车,不得已又买了七辆,但丢的那七辆大部分还应算社会存量),而没买一辆小汽车。不光是笔者家,就是笔者所在的千人单位,自行车的大量增加自不待言,而小汽车,一共也没有增加几辆。原因是明摆着的,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学告诉我们,追求享受是人的天性,夏天顶烈日,冬天冒风雪,骑自行车的滋味不好受,谁不愿拥有一辆小汽车?无奈钱还没有富裕到可以自己买小汽车的程度,官又没有当到可以公家配小汽车的程度,只能骑自行车。按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虽然我们入世几年后小汽车可能要降价,但要想让小汽车的数量大于自行车,一时半会儿还很难。

还有,自行车很适应我们城市固有的特点。从欧美回来的人爱说人家那边街上全是小汽车,很少见到自行车,但我国城市道路的设计规划从根子上说是以步行或轿子交通为根据的。虽然近几十年来屡经改造,但能行汽车的还是不多。华盛顿市中心平均每公里有10条街道能走机动车,悉尼市中心平均每公里有6—12条街道能走机动车,而我们有的大城市中心能行驶机动车的街道平均每公里才有1条。这种路情,也导致了我国大多数人对自行车的依赖。

大多数,这是个必须重视的概念。在讲求民主的今天,大多数意味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我们的自行车这方面的感受却不那么强烈。经常在马路上听到有开汽车的对骑自行车的怒吼:“找死呀?”弄得骑车的十分尴尬,好像开车的掌握着骑车人的生杀大权,想要人家死就可以要似的。还有一种常听到的说法也让人觉着不公平——总说是自行车与机动车争路。自行车上快车道自然不对,影响交通,可小汽车开到自行车道上甚至是人行道上的事不也是常有的吗?却没有听说谁指责过小汽车与自行车与行人争路。那天我去早市买菜,两辆小汽车迎头相遇,那两辆车中各自只有一个人,就把个小胡同堵得死死的,致使汽车两边几十位骑车的和步行的都站在那里过不去,那两位开车的真地就没感到歉疚吗?

再者,一辆小汽车占的道路面积比一辆自行车所占的要大多了,以我国目前小汽车与自行车数量之比,倘若反过来,让骑自行车的都改成开小汽车,那小汽车恐怕无路可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小汽车占了自行车的便宜,自行车把道路省出来,小汽车才那么舒服那么快捷。何况自行车在环保意义上来说比小汽车的贡献要大得多。所以,小汽车怎么说也没理由那么牛,虽不用对自行车感恩戴德,但至少应该客气点儿——礼敬自行车。

最近北京市有关部门认真检查自行车牌照,认真查处自行车丢失案,这也是一种对自行车的礼敬。

当然,自行车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先要礼敬自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