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终身积蓄捐教育

2002-01-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樊云芳 丁炳昌 我有话说

他家徒四壁,他破衣旧衫,他几乎顿顿萝卜青菜……的确,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个“穷人”。

但他却感觉自己很“富有”,因为他拥有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凝聚着他一辈子的积蓄——10万元人民币。现在他还在积蓄每一个铜板,为了给这个图书馆购买藏书。他把图书馆和里面的藏书都奉献给了他的学生。

他,就是海南省琼山市大坡中学退休教师陈起贤。

追补丢失的时间

陈起贤是烈士子弟,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的高才生,曾任海南乐会华侨中学教导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劳动教养3年又被遣回老家务农19年。

1980年春,当陈起贤右派改正、来到家乡琼山市大坡中学重执教鞭时已年过半百。如何把“丢失”的22年追补回来?辗转反侧度过几个不眠之夜后,他找到校长:“多给我安排工作,别人一天干8小时,我可以干16小时,这样干上20年,不就把丢失的年月补回来了吗!”

1980至1985年间,陈起贤8次被评为学校、县、行政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他还当选为琼山县第七届人大代表,政协第二、三届委员。

他渴望着让劫后余生多发几度“电”,为自己的学生多留下点东西。从重返工作岗位那天起,他就把工资一分分地积攒起来,到1986年退休时共积蓄了2万多元。他找到校长:“我年纪大了,花不了什么钱,把这2万多元给学生们发奖学金吧。”校长望着这个一生坎坷的老教师,鼻酸眼热。“慢慢来,”他委婉地劝解:“你积蓄这点钱很辛苦,先留在身边吧。”

又过了10年,陈起贤的存折上已有8万元,他再次把存折送到校长面前,态度沉静而坚定。校长陈有许思索半天,建议他要捐就为学校捐个图书馆。可图书馆起码要10万元才够啊,75岁的陈起贤就把这当成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妻子早在他当“右派”时离婚,3个女儿已长大成家,他就把自个儿每月生活费压缩到50—70元。

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每天晚上数金币,而陈起贤每天晚上要翻看他的存折。“高老头”听到金币的叮当声就心花怒放,因为自己的财富又增加了;而陈起贤从存折的数字里看到的却是图书馆,是图书馆里的藏书,是孩子们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眼睛。

他让受助者终生难忘

他任教的大坡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大坡镇是琼山市的一个边远乡镇,经济相对落后。陈起贤的宿舍只是一间陈旧的小平房,旁边有一间小厨房。利用这个狭小的空间,陈老师先后为10多个穷学生解决了食宿困难。

现任大坡中学副校长的吴多颖就是在这间小厨房里吃住过的学生,他用陈老师这间小厨房近两年。“厨房里放一个小木床,我睡,陈老师宿舍里还放着一个两层的小铁床,住2个学生。遇到哪个学生断粮了,陈老师还管饭。夜深人静,陈老师陪我们做自习。”年近40岁的吴多颖提起这间小厨房仍有无限的依恋,他说这间小屋虽然狭窄,但陈老师的爱却犹如宽阔无垠的大海,“如果没有陈老师的帮助,当年我不一定能完成学业,不一定有今天,对陈老师的帮助永生难忘。”

1994年秋,学生谢玉雪父母双亡,生活失去依靠,刚念完初一就辍学了。陈起贤打听到小谢家住址,多次徒步上门,终于把这个孤儿领回学校。他承担起父亲的责任,那间小厨房也成了小谢的栖身之处。初中毕业后谢玉雪考上南京机电学校,陈起贤为她准备了学费路费,为她买了新衣新被,一直送她到海口码头。船开了,遥望立在岸边瘦小孱弱的陈老师,谢玉雪泪如泉涌,从心底喊出“爸爸”!

从初中到读完中专,他为小谢支付的上学费用达2.2万元。

生命中辉煌的一天

2001年3月15日,大坡中学操场上举行了“陈起贤老师捐赠10万元仪式”,这对他来说是生命中辉煌的一天。他穿上那套天蓝色的校服,上台说了一段朴素无华的话:“我真心诚意地将我这一辈子省吃俭用储存在身边的10万元,全部捐献给大坡中学建图书馆,以此实现我的夙愿。”“今天我捐助的10万元,对于一个工薪者来说是来之不易的,但对办好大坡中学不过是杯水车薪,对整个教育事业更是微不足道。因此,我这样做又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大坡的教育事业。”

陈起贤还说明了图书馆馆名的来由:“我父亲陈继业生于1904年5月,与冯白驹将军、梁弼臣老师(均已故)一起参加共产党组织,投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于1928年1月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4岁。当时我还未满3周岁。父亲未给我留下钱财,但却给我留下爱憎分明、忠心报国的思想。为了对可恭可敬的父亲的怀念,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特此将图书馆取名为继业图书馆。”

陈起贤老师的义举,感动了所有参加捐款仪式的人们,从市领导到镇干部,纷纷慷慨解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