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围绕“三个服务” 实现“三高”目标

2002-01-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河南省委党校在科研工作中紧紧围绕“三个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瞄准“三高”目标(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高质量的论文著作,高等级的科研奖项),积极实施“两个工程”(科研精品工程和科研人才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科研导向,把争取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作为切入点,以此来带动整个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大地提高了该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

从1993年到2001年,河南省委党校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项,其数量居全国地方党校之首。此外,还承担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面,河南省委党校1993年实现零的突破,一举中标3项,在省、市、自治区党校中名列第二。1994年至1999年,又分别中标5项、6项、10项、5项和11项,连续5次在省、市、自治区党校中名列第一。特别是在1999年的国家课题申报工作中,经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全校共申报57项,获准立项11项,分别占全国申报总数(5027项)的1/100和立项总数(585项)的1/50。

河南省委党校在申报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方面不仅中标率高,而且精品较多。在已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李保林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村镇文化建设》获全国第八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郭学德教授主持完成的《公贿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其成果的主要内容先后被多家刊物刊登。

河南省委党校从中标和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入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在“三个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表扬。新华社河南分社主办的《河南内参清样》、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国内动态清样》,以及《党校报》、《社会科学报》、《高校社科管理》等报刊也分别报道了河南省委党校围绕“三个服务”开展科研工作的做法及经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还将该校确定为全国地方党校唯一的直接联系单位。

1996年以来,河南省委党校的教研人员公开发表论文1172篇,其中发表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理论前沿》等全国性报刊的论文就有250多篇。该校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黄亮宜教授一人就在《求是》杂志上发表5篇论文。他撰写的《试论“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一文在《求是》1998年第17期发表后,又作为纪念三中全会专论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版,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河南省委党校黄亮宜、侯远长、孙玉杰、梁周敏、于咏华等撰写的论文,还先后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等7个单位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和1998年12月召开的“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河南省各入选论文3篇,其中均有河南省委党校教研人员撰写的论文2篇。这两次理论研讨会,河南省委党校入选论文数无论是在省内各单位还是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校中都是名列第一位。

与此同时,河南省委党校教研人员还出版了136部著作。其中的独著有:孙玉杰的《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黄亮宜的《国家全景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问题》,胡隆辉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梁周敏的《墨家逻辑论》,牛福增的《市场要素发育与政府效率》,杨翰卿的《宋学在中国近现代的嬗变》,柳昌清的《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和《辩证逻辑新体系——渗透逻辑引论》等。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以来,河南省委党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106项。其中,李保林主持完成的《市场经济与村镇文化》等三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黄亮宜撰写的《试论“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一文获首届《求是》杂志优秀理论文章奖。黄亮宜的《努力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优化》(论文)和郭学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人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研究报告)分别获得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此外,该校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还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项、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4项、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5项。

河南省委党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在中央党校组织的全国党校系统科研工作组织奖评选活动中,河南省委党校连续三次(6年)获得“科研工作组织奖”。1998年,河南省委党校同时获得了“科研工作组织奖”、“国家项目中标组织奖”和“五个一工程入选组织奖”,是全国46所省级、副省级党校中唯一获得全部奖项的单位。

河南省委党校努力营造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科研氛围,使广大教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此同时,还锻炼了教研队伍,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发挥党校自身优势,围绕“三个服务”开展科研活动。围绕“三个服务”开展科研活动,这是河南省委党校搞好科研工作的一条最主要的经验。近年来,学校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总体部署,积极引导和鼓励教研人员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国有企业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业、农民、农村等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

(二)搞好科研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切实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二是主要领导同志带头搞科研。河南省委党校除确定一名校领导专门分管科研工作外,还经常召开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议,研究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攻方向,及时解决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科研与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之间的协调。

(三)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努力营造科研氛围。为了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河南省委党校先后制定了《学术活动资助及奖励办法》、《校内学术专著出版资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同时,还在技术职务评聘、提拔使用等方面适当向拔尖人才倾斜。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广大教研人员由“要我搞科研”变成“我要搞科研”,科研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

(四)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上,河南省委党校坚持教学为科研出题目、围绕教学搞科研,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正确途径。其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引导教研人员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承担的课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二是把教研人员已完成项目的研究成果,有选择地推向课堂,使其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

(五)强化科学管理,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委党校科研处的工作人员为实现校党委提出的“三高”目标勤恳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从宣传发动、确定选题、讨论论证,到技术把关、复印上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科研管理人员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以及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河南省委党校实现科研工作的“三高”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陈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