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养虾女的人生之歌

2002-01-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连成 我有话说

珠江口西岸。一片足有七亩水面的养虾池边。简陋的窝棚旁停靠着一条柳叶状的乌篷船。记者随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残联的同志来到这片海湾与河叉交织的滩涂上,只见满池鱼虾在亚热带的阳光下戏水斗浪,却看不见一个人影。直到走近小船里,才发现我们此行要见的主人——只能靠四肢在地下爬行的六乡镇冲口村妇女黄群友。有人称她是“爬行在脱贫路上的养虾女”。

黄群友从船底蠕动了几下匍匐的身体,倚靠着船帮,从鞋窠里腾出一只手来,轻轻地拢了一下头发,侧身仰面地看着她平时就熟悉的一张张面孔,用斗门方言笑盈盈地表示着欢迎:“真对不起,又让残联的同志费心了……”

黄群友出生不久因一次高烧造成了双腿肌肉严重萎缩,再也没能站起来。快满20岁时,经乡邻撮合,她和同村的残疾农民高茂林结了婚。高茂林患痴呆症,每天表情只有一个:傻笑。而黄群友虽肢体残疾却头脑聪明,轻易不向命运低头。她不甘心做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乞丐”、“寄生虫”,也不愿意躺在政府救济的粮袋上苟且一生,她相信政府的政策好,只要付出劳动就会有好日子过,她要和健康的村民一样,用她那只能爬行的四肢来开发一片属于自己的养虾池,用自己的劳动来挣钱。

这个在一般人看来算不得什么的生活目标,对一生都无法站立的黄群友来说却是个难以企及的梦想。黄群友做了9年这样的梦,9年中,她一次次地被生活的重担压倒,又一次次顽强地爬了起来。

她女儿不仅没有残疾,还长得水灵灵的,活泼可爱,如今快上中学了;乡亲们没有谁瞧不起她,让她一下承包了七亩围塘;政府农资部门得知她也承包了虾池,便为她送来养虾贷款,使她不出村就领回了上好的虾苗和饲料;珠海市和斗门县残联还一次次专程派人给她送来助残贷款,还鼓励她为中国农民中的残疾人争一口气。

当她的虾池遭遇疫病,大批虾苗死亡的时候,县里、乡里的技术员来帮她医治,珠海市济公药堂的曹老板还送来了数千元捐款,让她不要灰心,重新买虾苗饲养。当她好不容易养成的100多笼虾就要收获的时候,却在一夜之间被盗贼全部偷光。黄群友擦干眼泪,咬紧牙关,重新开始饲养虾苗,从此寸步不离虾池。

已过而立之年的黄群友发誓学文化,她一有空就趴在女儿的膝盖上,让女儿教她认小学课本上的方块字,还报名参加了村里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为了学会养虾本领,她每天从几里外的虾塘爬回村里,一连几个月风雨不误,直到掌握了基本的养虾技能和几种根治病虫害的基本方法,还把学会的技术一一教给她的呆丈夫。黄群友说,将来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有文化、有出息的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为了回报那些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与真情,黄群友终年起早贪黑,一个人每天匍匐着身体,默默地劳作,护养虾池,调拌饲料,划船捕虾,还在虾塘边开荒种植豆角、南瓜,贴补一家人的生活。黄群友就这样咬着牙爬行不止。

丈夫也渐渐地像常人一样学会了体贴妻子,见妻子每天从村里到虾池来来回回几里路都用双手爬行,就花了60多元钱,买来一辆旧自行车,坚持每天驮送黄群友来回。一对不幸而又幸福的残疾夫妻同出同入的身影逐渐成了冲口村的一道风景,并得到乡亲们的夸奖。镇政府为她减免了农业特产税。那一年,黄群友养虾收入5000多元,还清了欠债,给女儿交清了学费后,手里还紧攥着一沓百元钞票!黄群友,这位坚强的农村妇女,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情不自禁地哭了……

黄群友对记者说,她在村里学的那一点知识已经不够用了,她准备在女儿放暑假的时候,让女儿带她去参加镇里的农业技术培训班,一定要靠养虾脱贫致富,要和那些腿脚健全的虾农比比高低。她还表示一定要培养女儿上中学、念大学,将来让女儿带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