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样看我国的克隆牛

2002-01-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我有话说

1月18日21时25分,我国第一头克隆牛“委委”诞生在山东曹县五里墩村。虽然“委委”出生一小时后即夭折,但第二天下午15时30分健康出生的克隆牛“科科”却给小村带来了节日的气氛,它的健康降生标志着我国成年体细胞克隆牛实现了零的突破,说明我国克隆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里墩开“产”我国首批克隆牛

2001年3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教授主持的“家畜的无性繁殖(克隆)”项目在五里墩村悄然拉开序幕。合作单位归一集团山东中大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对130头母牛实施了克隆胚胎移殖,结果有12头受体牛“怀孕”。数量之多,居世界之最。

据介绍,这次克隆牛完全是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自主完成的成年体细胞的克隆牛,从体细胞的培养、胚胎的构建到胚胎的移殖,都是在五里墩完成的。记者采访归一集团办公室主任王文武时,他还向记者透露,为这批克隆牛命名还有段小插曲。一些新闻界同行在餐桌上向马世援教授建议:“这是我国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克隆牛,就用中国农村给女孩的名字叫它‘大妮’吧。”因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第一头克隆牛起名“委委”。

目前其他10头受体牛仍处于待产状态。据了解,由于在移殖过程中,有的受体牛被植入两到三个胚胎,因此它们中可能会有几头产下双胞胎甚至三胞胎,总数约18头左右。这批克隆牛的产期将在1月底和2月份。

克隆产业化阻力是什么?

由于“克隆”技术用的纤维细胞取自牛耳和废弃牛卵巢,一块技术牛耳上可取下成千上万个成纤维细胞,十年八年用不完。虽然制作克隆胚胎的药品非常昂贵,但很少的培养液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克隆胚胎。这样一算,一枚克隆胚胎的成本估计不超过100元。

克隆牛技术的诞生可能将大大改变牛奶市场。曹县是山东省著名的畜牧大县,克隆牛“宝宝”诞生的消息,引起了养殖专业户的极大关注。他们十分关心这项技术到底能给他们的奶牛养殖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仅有奶牛400多万头,平均产奶量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由于奶牛一胎只生一个,还有一半是公牛,繁殖效率极低,要想通过自然增长来满足人们的牛奶消费,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克隆技术成为解决个矛盾的最佳途径。

马世援教授说:“假如将来工厂化生产能够取得成功的话,生产克隆胚胎的数量不受限制,这对我国奶牛产业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据介绍,这次实验的目的是获得高产奶牛,再过五六年,当这项技术走向成熟时,将给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

“要把前景变为现实,前提是克隆胚胎技术的成熟化,最终实现工厂化生产。”马世援说:“必须从现在起抓克隆胚胎的工厂化生产。”

曹县克隆牛是否已产业化了呢?马世援认为,只能说处在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据悉,总共130头受体牛中共有26例怀孕,后来14例流产,12例正常怀孕,其中已剖腹产2例,1例存活。总算起来,妊娠率20%,流产率超过了50%。

“目前我国农科成果只有30%从实验室直接转到生产中,与国外相比,克隆产业化的另一道难关是我们自身开发意识的缺乏!”马世援认为,1997年他就与归一集团合作实施一项国家“948”农科项目,次年用胚胎移殖技术繁育出良种肉牛221头,组建了我国最大的“胚胎牛”良种肉牛群。据悉,从1997年至2000年4月,该项目没有带来任何近期经济效益,企业一直在投入,经济压力巨大。倘若该企业缺乏开发意识,此次克隆实验恐难形成如今的规模。

克隆动物容易老化吗?

“有人说克隆动物容易老化,寿命很短,很多人对克隆技术产生怀疑。”陈大元说,事实并非如此。美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杨向中领导的科研小组用一头13岁老母牛的体细胞成功克隆出10头牛犊,并通过DNA分析发现,这10头克隆牛犊无早衰现象,细胞端粒并没缩短,打消了科学界用成年动物克隆后代未老先衰的疑虑。

从已有的科学报告看,国外克隆牛毛病多出在呼吸与消化系统。这次“委委”不幸夭折,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病变原因是代孕母牛孕期药物致畸,还是其他原因尚不清楚。相信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问题很快会得到解决。

至于基因单一化问题,马世援说,只要有充足的种质资源数量,就能解决。加上中大公司已搞的6个优质品种奶牛的体细胞,目前达到11个,搞到200个以上,就不会出现近亲。

陈大元和马世援都认为,克隆牛虽然生出来了,但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建议国家借鉴搞“两弹一星”的办法,将课题分解综合,形成胚胎生产技术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