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哈药重组提出的问题

2002-01-3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毕国昌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我有话说

2001年12月24日,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了《卖掉哈药》的文章,人们由此知道,哈药集团将要让上海华源集团控股。

哈药集团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有大型制药骨干企业,拥有一个控股上市公司、12个全资子公司,职工总数为2.01万人。集团公司1996年被国家定为全国512家重点联系的企业之一;1997年被国家正式列为120户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2000年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营业收入67亿元、利税10.2亿元、利润3.2亿元,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名列前茅。

尽管哈药集团的个别领导下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接受记者的采访,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哈药职工想尽各种办法找到记者。哈药集团20几名干部对记者说:华源是一个以纺织为主的国有企业,有房地产、有金融,涉足制药业才是最近几年的事,控股哈药谈不上什么优势互补;相反,哈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加起来有80至100亿元,光一个哈药六厂就有流动资金7亿多元,“世一堂制药”一个品牌就值4亿元,2001年配股一次性收益就是9.7亿元。可哈药集团个别领导不与董事会商量,暗箱操作,将哈药集团以9.7亿元的净资产价格与华源重组,华源控股51%。由于几个董事坚决反对,才迫使个别领导改变了手法,哈药集团作价9.7亿元,控股44%;哈药职工控股9%;华源集团以5亿元的不良资产加5亿元的资金控股47%,仍是第一大股东。

在这次由哈药重组引发的震荡中,不少人迷惑不解,哈药集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执意卖掉这个下金蛋的母鸡?哈药的一些干部则直言不讳:原因就是集团个别领导以重组为借口,为自己安排退路。

58岁的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为这次重组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真正与国际医药行业接轨,未来跨入世界制药50强。上海华源股份的董事长吴运生认为,谁控股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强强联合,对我国的制药业发展有利。

重组消息传出后,哈药集团2万多职工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请求被搁置。

这次哈药与华源重组,提出一个问题: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企业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特别是上市公司,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进行法人治理。

哈尔滨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王连增告诉记者:哈药重组这样一个大问题,一个涉及企业命运的问题,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把关,决不能允许少数几个人说了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