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医院如何打造“科技旗舰”

2002-02-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璠、杜巍巍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

近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频频传出喜讯:去年2月19日,该院摘取了全国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桂冠。最近,该院院长黄从新教授完成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和射频消融治疗》又获得了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打破了武汉地区医疗界在这两个奖项上零的记录。一家医院何以频获科研大奖?记者日前到该院作了采访。

惠及数千病人的科研课题

“话题就从这次黄从新教授的获奖成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病基础及射频消融治疗谈起吧!”武大人民医院副院长唐其柱这样与记者聊了起来。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医学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武大人民医院的科研人员将射频消融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截止到目前,课题组直接研究应用600多例,大部分应用自己独创的新技术,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总有效率达96%。

“添柴”计划催生大批成果

黄从新院长最近还获得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十大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在颁奖会上,记者遇到了“双喜临门”的黄教授。他向记者感慨:“科研有成绩,多亏了医院推行的‘添柴’计划。”

事情得从1996年说起,该院眼科副教授邢怡桥从德国学回了几手绝活:现代视网膜脱离手术、显微玻璃体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其手术成功率均在90%以上,找他做手术的病人往往要排到一个月后。

院方打破常规,投入300余万元购置了超声乳化机、玻璃体切割机等设备,并给他配备了助手,这在当时,是许多正教授都无法享受的待遇。很快,医院的眼科“火”起来,“湖北省白内障复明中心”的招牌也挂到了该院。

“这就好比还差‘一口气’就会沸腾的水,加一点柴,它就会沸腾。”医院科教处处长黄书岚对记者介绍说。

为鼓励创新,1999年,医院确定了14个重点学科,并出台了“学科带头人上浮一级工资、每个学科增加编制”等10项激励措施。院方还与学科带头人签订了“规定的时间内拿不出成果,带头人下岗”的责任状。不久,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等一些新技术相继开展起来。

患者的需求是医院为学科“添柴”的内在动力。17年前,该院外科医生龙道畴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术式,对解决男性生殖器官残缺有重要意义,南美洲、东南亚、日本等地的患者慕名求医。“添把柴,让水沸腾”。在一系列倾斜政策到位后,这项技术日臻完善。去年2月19日,龙道畴以这手“绝活”摘取了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桂冠。这是国家设立此奖以来,湖北省医学界获得的最高荣誉。

让人才“脚踏两只船”的特惠政策

职工能专注地为自己单位干活,这是不少医院所希望的。可武大人民医院却破了个例:让人才“脚踏两只船”。

1997年,在美国工作的丁国华,意外地收到原工作单位武大人民医院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希望他能回院工作,并允诺一项特惠政策:他可采取国内、国外交替工作的方式,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再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回国期间的工资、住房等待遇,与该院其他职工等同。这项政策让这位在肾病治疗上颇有一手的博士动了心。该院为引进人才打开了一扇特殊的门。

不久前,该院肾内科老主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在新主任的人选上,院方一时拿不定主意。有人推荐让丁国华当主任,但有人也有顾虑,毕竟人家“脚踏两只船”。为此,院方决定让该科成员表决。令人吃惊的是,肾内科成员一致推举让丁国华当“头”。不久,丁国华走马上任。院方破例给了他“特惠”政策:在国内期间,由他主持科室工作,在国外期间,由老主任代管。

就是让人才“脚踏两只船”,武大人民医院从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唤回了曾在该院工作的刘家恩、沈世强、邢怡桥、王世敏等近20名人才。同时,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等一系列世界尖端医学技术在该院“落户”。更让医院受益的是,经过人才牵线搭桥,中美心脏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中外合作的研究机构也在该院相继建立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