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探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

2002-02-06 来源:光明日报 石海峻 我有话说

为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研究、教学之间的关系,2002年2月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深圳大学教务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外人文思想研究中心联合召开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学术座谈会。在京多所高等院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外国文学评论》主编盛宁主持,深圳大学刘洪一、周明燕、姚正武,北京大学范大灿、韩敏中、王东亮、丁宏为、刘峰,北京外国语大学吴冰、郭栖庆、张建华、韩瑞祥,中国人民大学黄晋凯、杨桓达,首都师范大学李均洋,清华大学童燕萍,北京师范大学赵太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王燕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陆建德、郭宏安、黄梅、叶廷芳、吴晓都等参加了会议并踊跃发言。综合起来看,此次座谈会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沿革。与会者认为,素质教育问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我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倡导德才兼备,而且是将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这说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有深厚的人文基础。西方素质教育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的自由教育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成了人文思想的策源地。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大学虽然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地方,但“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就是综合素质教育一直在大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蔡元培、潘光旦、雷海宗、朱光潜等教育家就借鉴欧美名校的改革经验,提倡“通识教育”。在世纪之交,在专业主义盛行、人文精神低迷、人文学科衰微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其意义确乎深远。素质教育说到底也就是对人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精神的培养。

第二,素质教育与外国文学。在深化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方面,外国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外国文学虽然是外国人的文学,但如何将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的积极方面渗透于我们的教学之中,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工作还不够令人满意。与会者指出,研读外国文学,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外国人对世界的诠释,扩大学生的视野,也可以使学生提高文化品位,从中体悟新的思维方式。总之,它有助于我们将对现实价值的关注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结合起来,将我们的精神境界和品格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人文素质与外国文学并不是互不相干,而是水乳交融,因为文学以及外国文学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第三,与会者也表达了对与此相关问题的一种忧虑。一些代表认为,过分强调教育产业化是不恰当的,“产业化”意味着利润的最大化,大学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不应当短视地将它变成技能学校或职业学校。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在实践上将造成社会人文素质的迅速退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