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入世与创新

科学视野
2002-02-06 来源:光明日报 张田勘 我有话说

入世的实质是,自由贸易,协定关税。这八个字的内容涉及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为了求得入世后的最大生存空间,有识之士开出的处方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创新。用经济学俗语解释便是:一招鲜,吃遍天。

创新的话题和内容已经从产品、市场、技术、流程、文化和体制创新延伸到了理论和思维的创新。我们能否吃得饱穿得暖,活得体面、尊严而幸福,主要在于思维是否创新,也就是说要产生和不断产生good(new)idea。不过,好创意的萌生需要适宜的土壤,也就是民主、法治和科学的体制。体制与创意互为因果,相因相成。

对于为什么日本人只是出国后才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日本科学家利根川进曾作过解释,因为东方文化(体制)压抑了人的创造力。

有无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当然源自我们自己设计和习以为常的体制。前苏联一个叫伊万的人,有一天想了一个好主意,给领导讲了,但领导认为是个坏主意。结果是伊万被解职,倒霉的事如连锁反应,接踵而至,他被扫地出门,丢掉住房,孩子失学……

不过,如果在美国,这个伊万提的创意即使被领导否定,上司解雇他,那也没关系。他还可以住原来的房子,还能贷款干自己认定是好创意的事,孩子仍然可以在原来的学校上学。结果自然是两种,前苏联的伊万即使有好创意既不愿也不敢说,而美国的伊万有了好主意不仅可以大说特说,还可以坚定地去实现这种新创意。

所以,未来学家托夫勒把这种情况归结为,一个社会应当有激励创新和降低失败风险的有效机制。诚哉斯言!

反过来讲,任何体制都是人们思维和尝试的结果。只要好的创意能给人们带来益处,就可能撬动旧体制板结的土壤。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过去也总是认为,技术人员和留学生出国是人才的丢失,于是不遗余力地管、卡、压,甚至迫害。但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郑重其事地对印度人说,你们不必这么害怕自己的公民出国,他们出去只会为国家带来财富和发展。这些年每年约有10万印度专业人员和留学生获得美国的签证,由此印度固然要损失一些资源,约为20亿美元。但是,移民和留学生却得到了知识和技术,他们为祖国提供了价值无限的资金网络、商业联系和技能转移,这些回报至少是20亿美元的两倍。所以,如今印度不再阻拦国内人才出国了,印度也因此一不留神成为了世界软件大国。观念和思维转变了,财富也就自然流淌进腰包了。

创新其实不难。也许是入世的硬件要求和他人经验的启迪,现在国内改变旧体制的创新思维已经时有所闻。比如,简化公民出国手续,不需单位批准就是一项。一则让人才的流动更为便捷,创造的财富也将源源增多,二则可减少腐败产生的温床,因为审批的后面往往伴随权钱交易。

我们有理由相信,符合民主、科学、法治精神和解放生产力的创新越多,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就越有盼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