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W TO与道德教育

21世纪教育论坛
2002-02-07 来源:光明日报 田建国 我有话说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政治的分化与重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都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加入WTO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深入研究WTO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把社会公德教育扩展到国际范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通过跨国界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又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造成一些国家社会经济的动荡。经济全球化往往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因此,越是全球化,越是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国家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和国家安全观,这应是道德教育强调的时代内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青少年既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既能够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够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

科技全球化需要道德约束。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类带来进步,也会给人类造成损失。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担忧地讲,随着科学和艺术光芒在我们天边的升起,德性也就消失了。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信息横流搞不好可能会带来物欲横流和人欲横流。因此,社会道德水平必须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必须塑造对人类有更高道德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的青少年一代。

WTO的基本规则本身就是道德人格的要求。WTO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交易的原则、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性原则。这些原则在更深层次上蕴含着道德人格的要求。全球化规则本质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在国际竞争中,没有信用就没有竞争的资格。世界贸易是诚实信用的经济,是道德的经济,而不是投机和假冒伪劣的经济。世界上一些著名跨国公司的总裁认为,道德行为规范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时代不同了,遵守道德规范已经从一种美德变成了必需。他们认为,没有道德观念,就等于同灾难打交道;有了道德观念,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市场经济要求将人格教育纳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既要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即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又应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敬业和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青年学生安身立命,待人处世,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方面。

21世纪呼唤合作精神。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人们崇尚的是单打式的发展策略,知识经济则鼓励人们交流与合作网络式的发展策略。在现代社会,竞争与合作共生共存。2001年初世界权威杂志《科学》、《自然》分别刊载了关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测定的两篇论文,论文作者竟达200多人。今天的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体现出一种团队的合作方式,需要不同学科科学家的联合,需要不同部门科学家的联合,甚至跨国科学家的联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愈来愈表明,有沟通意愿的人,才是心智健康的人,有合作能力的人,才是有前途、能成功的人。

跨国生产的人文因素增加,要求提高人的道德和情感素养。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一定的人文意识又总是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古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求有新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人的现代化。人文教育的目的可归结为实现对人的尊重,对人文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也就是要实现人性的解放。思想道德素质固然是根本,人文素质却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人文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人文教育决定了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培养健康的个性。

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德育,推进德育创新。

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经济全球化,需要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高尚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合格的青年一代的重要标志。塑造青年一代道德就是塑造国家或民族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这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人的活动方式、存在方式的社会化发展,也是人的自身需要的品德、能力、社会交往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和选择教育的价值。教育本是改造人的本能和开发人的潜能的统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训代替不了人格的塑造。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品位与质量的转换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全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塑造品学兼优的未来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的。从总体上看,教育的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的概念,教育首先应该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如果我们只注重智育的开发,忽视品德塑造,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智商而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青少年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产生内在的道德认知,才能转化成自觉的道德行为。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德育的出发点,不是去禁锢人、约束人、束缚人,而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是在以创新为标志的21世纪,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德育应当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育也应当着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及独立人格。德育要从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抓起,为人才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青年学生的基本品德、基本价值观应该包括八个方面:诚实、尊重、负责、同情、合作、自律、坚韧和奉献。要从学会做人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日常的行为规范做起,树立起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基本的价值判断。

构筑新型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性,要实施情感型的德育模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的投入。德育是做人的工作的,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理性的。感情决定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只有从以情感人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通过德育,真正让青少年感受到成长成才是幸福的,而自我超越,实现目标,也是幸福愉快的。要实施渗透型的德育模式,挖掘科学在影响人的素质方面的特殊作用。现在不少人认为,只有人文知识,才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又是道德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最为珍视、最为基础的方向。因此,要注意发挥科学精神在人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塑造人的美好心灵。要实施氛围型的德育模式。青少年思想品德不能光靠说理教育就能形成,还要依靠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感染。环境和氛围是一个群体中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一个人置身于这个群体,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就会熏陶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了“泡菜水的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我们学校的全部工作就是调整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青少年在这个氛围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思考;在这种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化人格,完善自己。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