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认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全新意义

大学书记访谈
2002-02-2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吕 慎 我有话说


李化德,男,1948年5月生,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哲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管理学系主任、党委副书记,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党委书记。独著和主编专业著作7本。

“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世界’这一重要思想显得意义更为深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李化德在谈到教育如何走国际化道路时颇有体会。他认为,外向型办学已经成为今后我国高校的重要发展方向。

李化德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首先就要树立外向型思路。不仅要与国际通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接轨,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国学生学到与国外教育同样的内容,这其中的无差别原则也正是WTO思维中的重要理念。西南政法大学在进行部分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引进了国际法律教学标准。李化德说,在保证学生掌握马列主义基本政法思想的前提下,他们大胆推进双语教学,使该校学生普遍能使用英语进行专业活动。建立外向型的新型大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调整是最直接的切入点。李化德说,加入WTO之后,我国急需加强和更新的专业主要有金融、法律、会计和国际贸易,这些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必须增强这些专业教学的现场感和实战性,努力使学生适应国际法律、商务的激烈竞争。西南政法大学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创新,如进行国际商务模拟谈判、组织参与具体的国际商务法律文书的草拟、邀请长期从事国际商务法律工作的专家进行案例剖析等。不仅如此,外向型高校的专业设置还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人文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掌握相当的自然科学和现代科技的知识,为此,西南政法大学积极和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在校内向学生加大理工科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李化德接着说,要建立外向型的办学机制,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能完成国际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他们要能把本学科、本行业最新的科学知识、游戏规则、发展动态等传授给学生,为此,西南政法大学已经开始实施青年教师海外培训计划,每年派出20名教师到美国、英国等国家学习。

李化德说,外向型的现代高校关键是要解决资金的筹措问题,要从体制上改变完全靠国家投资办学的状况,使高教体制与现代社会发展、与教育国际化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各方面资金办学,改变“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西南政法大学已经和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机构开展合资办学的尝试。

在谈到我国政法类高校如何适应全球一体化趋势时,李化德说,在我国政法类院校曾长期处于对外交流的封闭状态,“教育要面向世界”的观念要求我们摒弃教育本土化的观念,敢于和发达国家的教育进行竞争与合作。目前海外留学人员广泛受到欢迎,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还欠缺国际化的内容,西南政法大学已经制定了具体目标,确保该校教学国际化的步伐跟上或超过WTO在我国逐步深入的进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