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择校自由”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精神

2002-02-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 我有话说

本报华盛顿2月25日电日前,俄亥俄州的一件教育官司打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对公立学校教育水平不满的家长,能否拿着联邦政府价值2250美金的“教育凭单”,将孩子转到教会学校。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教育凭单制度规定,如对所在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不满,学生有择校自由,既可以转入其他公立学校,也可以带着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转入私立学校。2001—2002学年,克市从学前班到八年级,共有4456名学生带着教育凭单转入私立学校,而其中99%的人选择了教会学校。该市一些居民就此起诉教育部门违背了美国“政教分离”的宪法精神。美国宪法规定,政府不能用公共资金推进宗教,不能在制定政策时偏向任何一种宗教。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克利夫兰市面临“史无前例的教育危机”。1995年,该市公立教育系统在27项评估中全部不合格,被法院判定由俄州政府接管。当年,克利夫兰市开始实施教育凭单计划。但时至今日,该市公立教育仍无起色。据统计,公立学校只有十四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科目成绩合格并按时毕业。

鼓励公立学校的竞争,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是美国教育界业已达成的共识。但是,对教育凭单制度,社会各界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华盛顿邮报》去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45%的受访者同意将教育凭单发放给学生家长,而50%的人则反对这么做。支持者认为,这一制度能使“穷孩子”像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拥有多种教育选择。反对者认为,教育凭单制度不仅有违宪嫌疑,还将使本已经费不足的公立学校财政更加吃紧。

早在1996年,美国教师联合会就对克利夫兰市的教育凭单制度提出过质疑。1999年,俄州最高法院判定该制度符合宪法精神。去年,联邦第六巡回法院又判定该制度无效,法官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拿钱支持宗教教育。

俄亥俄州官员一直坚称,克利夫兰的教育凭单计划是“中性的”,转入何种学校是学生家长自己作出的选择。克利夫兰居民多信天主教,有的家长毫不忌讳地承认,选择教会学校,是因为那里有他们想教给孩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更多的家长认为,教会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保障,学生毕业率高达99.6%。转学者多选择教会学校的原因还在于,大部分非教会私立学校的收费太高,而这些学生的家庭收入大部分在贫困线以下,无力承担昂贵的学费。

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们似乎对俄州教育凭单制度寄予了一定同情。有的法官认为,教会学校首先是学校,也可以像世俗学校一样得到政府的资助。应把政府直接将钱投入教会机构和学生带着政府资助选择教会学校两者区别开来,前者是支持教会,后者则是择校自由。由于“兹事体大”,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最早在今年6月才能作出。届时不论结果如何,美国基础教育的面貌都将随之发生变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