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道德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2002-03-0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苗家生 我有话说

足迹遍及辽西大地

元宵节前夕,一支由几名军队转业干部组成的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来到距辽宁省锦州市区近百公里的义县白庙子乡兴隆村,为村民放映电影。

队员们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一下车就把他们带来的农业科技资料送到村民家中。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巨紧紧握住放映队队长刘成金的手说:“谢谢你们!看了你们放映的影片,大家受到教育,村里赌博的人少了,琢磨致富门路的人多了。”这已是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第6次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过去,这里的村民难得看上一回电影,老兵义务放映队的到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给小山村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气。他们用影片传播精神文明,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使村民们开了眼界。这支由6个不同单位的8名军队转业干部组成的义务电影放映队,自1996年成立以来,送电影进山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行程3万余公里,足迹遍及辽西大地,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用电影传播精神文明

电影放映队队长刘成金,副队长张显龙,队员韩彦斌、朱中文、彭玉德、赵云吉、陈凤久、韩国玺,在部队是学雷锋、讲奉献的榜样,8人立功受奖的军功章加在一起有28枚;转业到地方后,他们是各自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多次受到表彰。

刘成金1994年从部队团职岗位转业到地方后,创办了一个小企业,经过几年艰苦创业,一年能盈利几万元。此时,他想用这些钱办点公益事业,回报党,回报人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发表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中宣部等11个部委关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号召,开启了他的思路。他想到了农村文化的贫瘠,想到了农民对文化的渴求,也想到了自己爱好的老本行——放电影。如果能成立一支义务电影放映队,把电影送到农村,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帮助农民致富,这不正是很有意义的公益事业吗?刘成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几位转业到地方的战友,得到大家的赞同,7名战友都要求加盟义务电影放映队,为人民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在锦州市委宣传部和锦州市电影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了,刘成金用自己办企业的积蓄购买了电影放映设备。6年来,他为放映队投入30多万元,用于购置车辆、更新放映设备以及放映队的活动经费。如今,放映队拥有最先进的国产35毫米氙灯电影放映机,放映效果可以和电影院媲美。放映队成立之初,他们就制定了“约法四章”: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乡,不吃群众一餐一饭,不拿群众一分报酬。他们的服务口号是:让道德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用电影传播精神文明。6年间他们放映的280多场电影,都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的个人休息时间。到农村放映一场电影,往返少则七八个小时,偏远地区就得耗费十几个小时,队员们不畏艰辛,跋山涉水,无怨无悔。

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老兵义务放映队不仅送电影下乡,还把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资料和信息带给农民。

近年来,锦州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队员们看到地里干枯的庄稼,心急如焚。为了帮助农民群众抗旱夺丰收,他们四处奔波,购买农业科技片和资料,马不停蹄地放映和发送,把科技致富的信息送到农民家门口。

6年来,老兵义务放映队购买农业科技片、光盘和书籍资料的费用就花了3万多元。去年5月,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在锦州举行,他们一下子就购买了50多张农业科技资料光盘送到农村。

老兵义务放映队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展,工厂、学校、敬老院和城市社区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凌海市农村有一所山区小学,只有1名教师和4名学生。放映队特意去看望师生,为他们放映电影《刘胡兰》,还为孩子们送去一面国旗和学习用品。义县七里河镇有个敬老院,老人们已有多年没看过电影。老兵义务放映队专程来到敬老院,专门为16位老人放映了一场电影。电影开映时,刘成金发现屋里还有一位老人,进屋一看,才知道老人双目失明,他背起老人说:大爷,您仔细听,我给您讲。老人感动得流下热泪。

老兵义务放映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称赞。近百面锦旗,上千封来信,表达了广大群众对老兵义务放映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在老兵们的精神感召下,目前要求加入义务放映队的志愿者已发展到50多人,中原油田的职工从电视上看到老兵放映队的事迹后,在当地也成立了一支老兵义务放映队分队,为群众义务放映电影。老兵放映队的艰辛经历和群众的赞誉,使队员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人,需要有正确的理想和远大追求。他们表示,只要群众需要,老兵义务放映队永远不会停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