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中国农器发展史研究

部分专家学者聚会本报强调
2002-03-2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危兆盖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即开始向现代化道路加速前进,但在短期内“传统加现代”仍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在当前不断加强和深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史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的研究既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天,王宏钧、宁可、刘庆柱、李根蟠、白人朴、陈文华、闵宗殿、诸慎友、白云翔等20余位考古、历史、农学、农机方面的专家学者聚会本报,高度赞誉由农业部主持编纂的日前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图书《中华农器图谱》,一致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史研究中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中华文明史研究的新贡献。专家们强调,学术界要加强和深化农业史、农器史的研究,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好参谋,提供历史的借鉴。

与会者认为,被世界公认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农业文明是其主干,而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又是中国农业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万年来,中华民族为改善农业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在实践中改进和创新农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无论是前人,还是今人,都很重视对中国农器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绩。而农业部主持编纂的这套《中华农器图谱》可谓集古今农器史研究成果之大成,是一部关于中国农业生产器具发展历史的长篇画卷。它的特点是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上自约公元前八千年新石器时代、下迄二十世纪末共一万年间中华民族创造使用的农业生产器具中具有代表性的器具及其发展轨迹。它的出版,无疑会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农器发展历史、推动中国农业史和农器史及农机化研究、开拓农机事业新局面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与会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生产工具得到快速更新,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现代化农机具体系,构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但能从《中华农器图谱》中充分地欣赏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器发展取得的重大进步,而且还将大大增强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这次座谈会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机学会和本报理论部联合发起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中纪委驻农业部原纪检组组长宋树友,农业部农机司司长王智才、副司长王明洲,本报副总编辑李景瑞到会并讲话。本报理论部主任赵石宝主持会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