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跃马扬鞭向未来

2002-03-22 来源:光明日报 王国荣 刘继红 我有话说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学校占地面积近200公顷。校园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清新,文化底蕴深厚,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该校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期,由当时著名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调整合并而成。由于集中了当时大批优秀师资和相应的科研设施,因而学校组建后一直在较高的起点和较高层次上快速发展。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1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80年代以来,全校师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教育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有效途径。90年代初,学校创造条件,率先成为国家教委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建设学校,开创了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共建”和“联合办学”模式之先河。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该校第一期“211工程”建设的周期为1996年至2001年。现在,学校“211工程”建设已走过了近6年的历程。

一、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学校“211工程”总的建设目标是: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到2012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将华南理工大学建成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居于全国重点大学前列,学术水平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成为我国特别是广东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学校“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内容。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的核心,重点建设8个学科:造纸与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技术与装备、化工传热催化与节能、食品科学与生化工程、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汽车制造工程、控制理论与交通工程、亚热带建筑设计理论与工程。经过重点学科建设,使其成为我国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和承担国家、地方重大科研、开发任务的基地。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建设八个教学实验中心、校园计算机网络、电子图书馆和测试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建设技术科学大楼、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综合楼、食堂、宿舍以及水电增容等。

二、建设思路和项目管理

学校“211工程”建设的主要思路为: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发挥“共建”和“联合”的优势,深化改革,理顺体制,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水平和效益为目的;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构筑科研平台,抓标志性成果,力争实现和突破预期的各项指标和效益。

学校“211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法人代表的“211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组,建立了“211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校“211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政策制定、检查督促等全面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211工程”办公室,由学校有关职能处、部负责人组成,协助领导小组对学校的“211工程”进行宏观管理和日常事务管理。通过推荐与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确定了8个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的负责人,并分别成立了子项目专家组,负责审议和决定重点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学校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每年项目经费下达前均要由各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报告,填写相关表格,说明建设内容,提出拟购设备清单,经答辩、评审通过后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

三、建设经费及执行情况

学校第一期“211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25841万元,其中用于学科建设10300万元,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45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41万元。计划资金来源为教育部5160万元,省政府12000万元,学校自筹8681万元。第一期“211工程”建设实际投入数为39898.7万元,其中用于学科建设12605.31万元,用于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6049.6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1243.8万元。实际投入资金来源为:国家计委1000万元,教育部5969万元,省政府13780万元,自筹17150万元。“211工程”三大建设内容的实际投入数均超过了计划数。

四、主要建设成果

在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指导下,在广东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协同作战,奋发图强,顺利地完成了“211工程”第一期建设整体目标,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研究生院,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立了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增了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数学)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还增加了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5个省级重点学科,增列了8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新增了2名院士。学校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更为优化,环境条件明显改善,为国家和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为实现学校建设与发展总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学科建设

学校学科建设的思路是: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协调发展。“九五”期间,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学校加快了学科调整的步伐。根据各个学科现有的科研基础和学术梯队的优势,组建了34个学科团队,大力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重要经济价值并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方向,并力求瞄准学科前沿。学校要求每个学科都要力争有1-2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水平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水平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建设初期(1996年)到2001年底,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新增了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4个硕士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2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准在9个学科设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学科设置“珠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我校第一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同时还不断创新,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不仅争取到了一批博士、硕士授予权,而且一些研究方向已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二)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从1999年起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实施“兴华人才工程”,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学术负责人、教学关键岗位负责人、优秀中青年教师及管理骨干,大幅度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待遇。通过政策引导,组建了34个学科团队,17个教学团队,1156名教师进入团队,增强团队精神,提高队伍攻坚能力;创造条件,采取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措施提高了中青年教师整体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术冒尖的中青年教师专心于教学科研工作,勇攀学术高峰。

“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以人为本,集聚优秀人才,积极构筑人才高地。第一,大力引进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1998年从美国引进国际著名高分子光电材料专家曹镛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0年又引进了著名光学玻璃专家姜中宏院士,引进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孙润仓博士和大批留学回国人员,如彭俊彪教授、余其俊教授、姜宏伟教授等。据统计,1996年至2001年间,共引进院士6人,教授81人,副教授181人,留学回国人员38名,博士263人。引进力度之大,是学校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二,大力培养学术带头人,特别是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采取超常措施,结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速学术带头人的培养。1998年何镜堂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刘焕彬教授被俄罗斯工程院授予外籍院士,“土生土长”院士的产生反映出学校在培养学术带头人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也迅速成长起来,有的已成为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瞿金平教授和童真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第三,通过选留优秀博士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以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储备优秀人才。经过“211工程”第一期的建设,目前(2001年)学校已有院士10名(6人为双聘院士),教授302人,副教授875人,博士生导师157人,硕士生导师65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珠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9人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渐趋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初步形成。

(三)人才培养

学校把本科生教育作为立校之本,本科教育规模得到了稳步发展。从1996年的9049人,发展到2001年的12397人。学校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实施“大专业”教育,完善学分制,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改善教学条件,本科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9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学校把研究生教育作为强校之路。在办学层次上,提出了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减少专科生教育,根据社会需要,适当发展其它类型的教育。研究生院的成立,进一步拓展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究生在校人数从1996年1562人增加到2001年的4902人,增长了2.1倍,是“211工程”规划数1850人的2.6倍。学校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中心,大胆改革,创造性地推行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积极探索和开展研究生“贯通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很好,适应性强,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的已成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总工程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劳动模范等,并担任重要行政职务或社会兼职。

学校还发展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成立了网络学院,是教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建设试点学校。学校注重教学改革,每年拨专款设立教学研究基金,用于教学研究费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发表了大量的教学研究论文,一些教学改革成果极富影响,获得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在“211工程“建设期间,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该校学生在多项全国和国际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1996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20项。参加美国的大学生数模竞赛,共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项。

(四)科学研究

“211工程”的建设,激励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校科研水平,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科研经费逐年增长。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一批颇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开发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2个省、市、校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基本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技工作新格局。学校组建了34个学科团队,增强了联合攻坚能力。近年来,学校争取到了一批高级别重大项目,如以华贲教授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总经费2700万元。组织和协调着国内20多家单位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工作。

“211工程”建设期间(1996-200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1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重点项目6项,重大项目2项。主持或承担“973”项目1项,“863”项目6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425篇,其中SCI241篇,EI524篇,ISTP159篇。专利申请数402个。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93项,科技成果转化180多项,成果转化率大于30%。

“211工程”各重点建设学科,以争取和完成重大科研课题为突破口,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学校“九五”期间科研竞争力的增强作出了重要贡献。“211工程”重点建设的8个学科2001年科研经费总计已达11237.41万元,占学校2001年科研经费总收入17168万元的65.4%。这说明,学校“211工程”8个重点学科已成为学校科研的生力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既是科研自身发展以及学科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科富有旺盛生命力并跻身世界前沿的必要保障。学校在“211工程”建设的推动下,各学科进行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频繁。仅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高分子材料及成型技术与装备”为例,学校从1996年以来承担的国际合作项目就达15项,有19人次到国外著名大学讲学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1999年以来主办了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其中第6届太平洋地区高分子大会(PPC-6)是建国以来我国高分子学术界主办的最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代表500多人,其中海外参加人数200多人。2001年主办的聚合物及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国际研讨会和第七届中日双边有机固体学术讨论会分别邀请了两位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 llen J. Heege r教授(美国)和白川英树教授(日本)参加并作大会报告,其中A llen J. Heege r教授被授予华南理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五)保障体系建设

1、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教学基础实验中心的建设(原计划8个,实际建设了11个);信息与计算机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图书馆和测试中心建设四大内容,计划总投资4500万元,实际投入6049.43万元。

(1)教学基础实验中心

计划投入1020万元,实际投入2242.2万元,建成了“CAD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自动化教学实验中心”、“化工原理教学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等11个基础实验中心,使学校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并获得了一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该项目的部分成果已在国内部分高校中产生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和较大的影响。

(2)信息与计算机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

计划投入1520万元,实际投入1549.2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校的光纤主干网,实现了246栋大楼联网(是1996年的30多倍),布设了2.4万个信息点(是1996年的48倍),上网主机数高达1.4-1.9万台;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华南理工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办公自动化和网络用户个性化服务;校园网运行稳定,网络资源丰富,网络应用水平较高。

“校园网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起了一个先进、快速、实用的校内外网络信息系统平台,大大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水平,改善了全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促进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并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图书馆

计划投资680万元,实际投资897.53万元。建成了主干速率为100M bp s的高速以太局域网,通过校园网与CERNET和INTERNET互联,技术先进,开放性好,运行稳定可靠,能为师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初步实现网络环境下国内外资源共享;引进了HORIZON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建设,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和信息检索协议,为充分利用网上国际文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主要业务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建成了多功能电子阅览室,为师生查询、检索馆藏文献、光盘信息和多种网络数据库、INTERNET信息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师生对最新信息、最新知识资源利用率;建成了能容纳232个读者的声像资料阅览室,配有彩电、VCD各60台,收藏各种外语教学光盘、音乐和影像资料八百多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多媒体教学、外语教学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引进并自建了多种有特色的数据库,内容丰富、检索方便,丰富了网上资源,大幅度提高了学校文献保障率。

(4)测试中心

计划投入680万元,实际投入1360.6万元。建设了较高标准的电子显微镜室、波谱室和光谱室,添置了高分辨透射电镜、超导核磁共振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化学成象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仪等七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部分仪器的功能,填补了华南地区科研条件中的空白。测试中心初步建成了具有先进水平的分析测试、科学研究、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投入11041万元,新建7.09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生活用房,实际投入了21243.8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1.71万平方米,在建1万多平方米,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211工程”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作用

学校作为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重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把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一直作为“211工程”建设期间的重要建设内容。“211工程”建设子项目“高分子材料及成型技术与装备”近5年来有数十项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经济效益(新增产值)达20亿元以上。“化工传热催化与节能”学科有40项研究成果获广泛应用,为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超亿元,增产节支超20亿元。“食品科学与生化工程”学科研制的高效、低毒、广谱和新型固相食品防腐剂系列产品——富马酸二甲酯和开发出的外控型气相抑菌防霉技术和固相“保鲜剂”等科研成果,经推广使用后为企业新增产值39.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学校“211工程”建设子项目的成果转化共新增产值90多亿元,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学校作为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的华南中心,还为华南地区联网的87个单位每年节省费用6000万元以上。子项目“亚热带建筑理论与工程”学科在建设中除完成了一批获奖设计作品外,还与美国尼克松公司合作,完成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声学方案和整体工程的施工设计;在“广州歌剧院”投标中,从众多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投标第一名;“广州珠江新城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也力挫多 家设计单位而中标,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体会和经验

可以说,“211工程”是学校教职工的“民心工程”,大大增强了凝聚力。“211工程”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发展局面。办学经费大幅度增加,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绩显著,为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11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统一领导,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学校明确“211工程”是全校性工作,校领导十分重视对“211工程”建设的领导,凡全校性有关“211工程”的会议均由学校党委或行政一把手亲自主持。学校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人员的调配,经费的管理。学校根据有关文件制订了“211工程”建设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其中主要有《华南理工大学“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使“211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依,逐步使“211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化。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是该校对“211工程”建设经费管理的最重要的原则。“211工程”建设资金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创造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标志性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校采取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的原则,即在资金投放时,做到保重点、分批次、限用途、留余地。保重点,即是保住“211工程”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用在学科建设的资金保证占省政府投入的60%以上。重点建设的8个学科也不是平均分配,对基础好、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标志性成果、学术水平能在国内领先的学科重点投入。分批次,即所有“211工程”建设项目不是一次性同时起步,而是重点的先启动,如学校对8个重点学科分成三批投入建设,第一批仅启动了3个学科。限用途,在使用之初,“211工程”经费仅限于购置设备、基建等“硬件”建设。但随着队伍建设极需加强,约有10%的“211工程”经费用在了队伍建设上。留余地,即在安排每批资金时,均有10-15%的预留费,主要用于不可预见性开支,如物价、汇率的变化,支持重点建设学科中新的增长点,支持引进重点学科学术骨干的实验室建设等。

学校“211工程”建设中十分强调以贡献求支持。除争取省政府的支持外,还利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大力拓展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开展共建、联合办学,为企业解决问题,使得“211工程”配套经费得到保障。

学科建设是“211工程”的核心,要搞好学科建设就要建设高水平的学科队伍;要做好学科规划,形成和发展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基地;要争取与国家及地方重点建设有关的重大科研课题;要创建优良的科研设施、信息设施和后勤支撑;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设优良的学术环境等。学科建设的成功,可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带动“211工程”建设其它方面工作的开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