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2002-03-23 来源:光明日报 徐修宜 我有话说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公民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5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朴实善良、多才多艺著称于世,同时又酷爱自由和平,富有革命性和创造性。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在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古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有其独特的内涵,其中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等,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古之贤哲发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一直是激励后人爱国热情的座右铭;“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精忠报国”等爱国故事也一直为后人所传颂,并成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屈原、文天祥、郑成功等爱国者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

到了近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形成了新的内容和特点。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保卫民族独立、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实现现代化,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最重要内容。

在民族危机日渐严重的中国近代,中国人民顽强抗争,从未屈服。先辈们把反侵略与学习外国长技结合起来,努力寻找救国之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也在先辈们的忧患、抗争和艰苦的探索中发扬光大。林则徐、洪秀全、严复、康有为、孙中山等一大批爱国主义者为了救亡图存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无数次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篇章。“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震惊中外的斗争,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爱国主义的深化与发展。正是由于先驱们的殊死斗争,从而改变了中华民族被帝国主义奴役的命运,使中国免遭沦亡悲剧。

在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革命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100余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一划时代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成果。事实说明,古代爱国主义在近代社会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为一种比古代社会更为进步和更为深刻的民族精神。近代爱国主义作为离我们现实生活最近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动力,至今仍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共产党团结和调动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和可以调动的积极力量,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阵营。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便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惊叹的伟大建设成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旗帜下,涌现出黄继光、罗盛教、雷锋、王进喜等数以万计的爱国者与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在他们的身上涌现出的爱国主义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去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事实证明,是爱国主义使中国人民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同样,是爱国主义在中国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战胜困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艰苦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威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形势,又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内涵,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祖国统一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在现阶段的巨大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对全民族和全体人民来说,首先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都很重视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更应如此。”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途上,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作为民族精神支柱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只能加强,不可削弱。

一部社会发展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们就生活在按地域而划分的特定国家里。几千年过去了,这种状况不但没有改变,而且作为特定地域的国家还将在历史上长期地存在。因此,即使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也还是在自己的国度里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正因为如此,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于哺育自己的祖国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并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振兴中华”这一在近代社会就已喊响了的著名口号,仍然是激励中国人民投身于祖国建设和争取祖国统一大业的战斗号角。为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只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只是一种国际经济竞争的形式,它并不可能去消灭阶级,也不可能使民族国家消亡。相反,这种经济形式只会促使国家和民族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不断地去改革创新,不断地去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去发挥本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巨大优势,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更有效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国家间的竞争。只有这样,国家和民族才能兴旺和发达起来,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世界经济一体化只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只会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祖国和繁荣祖国的干劲,而不可能削弱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每个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更不可能使这种传统消失。人民对祖国所特有的感情和良知,是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的。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华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发扬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顽强拼搏,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人;也才能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