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石漠化 亟待破解的生态课题

2002-04-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科学时报记者 贺根生 我有话说

数十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院士、专家日前汇集广西,就“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调查研究。专家的意见,备受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因为岩溶地区石漠化不仅成了广西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也制约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个沉重的话题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沙漠化同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两种极端形式。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尤以碳酸岩广布的广西、贵州、云南为甚。长期以来,石山地区人口不断增多,耕地日趋不足,群众为了生存,不惜毁林开垦、过度樵采,致使有限而宝贵的石山森林植被遭受破坏,需上千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此为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据调查统计,作为石漠化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广西,严重石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276万亩,而且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岩溶石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2550吨平方公里。短期内有潜在石漠化趋势的土地174万亩,涉及79个县(市)。石漠化已导致广西石山地区100多万人发生饮水困难,每年政府都要花费巨大精力解决他们的饮水问题。另外,大部分石漠化土地只能在石缝中种点玉米等旱地作物,广种薄收,根本维持不了农民的基本口粮。以致有外国专家认为,很多石漠化地区已丧失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灾害之源 贫困之源

石漠化已经成为广西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是灾害之源和贫困之源。

石漠化导致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广西平均每年受旱、涝灾害的农作物面积达1700多万亩,造成粮食减收11亿公斤,经济损失4亿多元。其中,石山地区尤为严重,灾害由过去的八九年一遇变成两三年一遇。

石漠化引起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许多石山地区陷入了“越贫越垦,越垦越贫”的恶性循环,使石山区成了广西生态最恶劣、经济最贫困的地区。同时,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已成为红水河梯级电站的心腹大患,并危及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重建石山生态的曙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解决岩溶地区农业生态存在的严重问题,从80年代中期开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重建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了一批试验示范模式或基地,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为岩溶山区群众摆脱绝对贫困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描画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画卷——按照“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生态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标准进行封山植树,使之恢复森林植被。用3到5年时间,确保石山造林绿化取得明显成效,从而逐步消灭眼下仍在递增的石山地区石漠化状况。

记者日前随专家们深入岩溶地区考察,这里的成功实践表明:人们不仅可以在岩溶地区生存,也可以致富。

在平果县果化镇龙何屯,只见分布在峰丛山腰的大大小小的土地上,种着一株株火龙果,有的已长出了青青的嫩芽。在附近的一座石峰上,村民正在修建用于储存表层山泉的水柜。

这里是国家攻关计划项目“喀斯特(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项目的一个示范区。它以龙何屯为中心,面积2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岩溶峰丛洼地地形。这里的群众以前也进行过封山育林,但由于没有处理好生态与农业的关系,收效不大,植被覆盖率不足10%,森林覆盖率不到1%。石漠化造成旱涝灾害频繁、严重。耕地严重不足,并逐年减少。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亩产平均只有216公斤,2000年人均纯收入仅658元。

按照示范区发展规划,龙何屯调整了农业结构和农作物种植品种,因地制宜将石山土地划分成封山育林区、果园、中药材地、经济林地、草地、旱作农田和水田。现已建沼气池70座并投入使用,封山面积4000亩。一个立体石山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雏形正展示在人们面前。

如果说,龙何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了石漠化治理的前景,那么,弄拉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使这种前景变得更加清晰。

在马山县东南部的弄拉屯,一个“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典型岩溶石山区,曾经是一个人均粮食不足8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75元的穷山村,由于历史的原因,弄拉原有的天然林60年代时就已全部被砍光,主要耕地是深嵌在石峰之间的58亩洼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弄拉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了科学护山、治山、用山规划。以发展林果业为主,以林兴农、以农兴牧,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度、土壤、气候和生物特点,从而划分了3个种植带:山顶缝土种林木,山腰种竹子,山脚以及房前、屋后、路边、沟旁种果树和药材。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立体种植模式。林果药材覆盖面积达70%以上。林、果、药综合发展,既涵养了水源,又增加经济收入。并被列为国家药物自然保护区。看到这里山顶树木葱郁,山腰翠竹连绵,山脚药、果迷人,陈梦熊院士连连称赞说,这里真是块宝地!看来,人们不仅可以在岩溶地区生存,也可以致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