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订单林业”初现洞庭湖边

2002-04-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

在湖南省洞庭湖边的15万亩良田里,如今生长的再不是粮食、果蔬,而是速生丰产的杨树。这是近几年岳阳纸业集团推行“林纸经营一体化”举措的结果。

造纸企业离不开树,但如何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岳阳纸业集团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将企业经营延伸到造纸工业的上游——纸材林基地的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用林大户已变成造林大户,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打开思路天地宽

来自造纸界的专家指出,木材短缺是当今中国林业的基本特征。我国造纸原料90%左右是使用草浆,污染严重,能耗高、效益低,与造纸发达国家94%使用木浆造纸相比,中国造纸业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发展木浆纸是中国造纸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这必须首先解决木材来源问题。

许多年来,造纸业被视为破坏生态的祸首,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天然林的禁止砍伐,耗林企业必将面临“夕阳工业”的命运。如何解决原料问题?岳阳纸业集团是我国的造纸大户,他们比较早地看到了这种危机,于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提出将纸材林基地建设当作第一车间的思路,他们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资金,与邻近县市30多个乡镇签订联合造林合同,完成联合造林15万亩,征购宜林荒山自办林场6000亩。经过近20年的抚育,已经有10万亩成熟林,近6万亩中幼林,基地活木总蓄积量超过50万立方米。现在,纸材林大部分已进入轮伐期,已成为岳阳纸业集团木质原料的重要来源。目前,随着岳阳纸业集团规模的发展,他们在企业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营造纸材林基地上,使造纸与造林同时成为企业的两大经营主体。走出了一条“纸业反哺林业,林业壮大纸业”的新路。

同时,水患是洞庭湖区群众的心腹之患,治水必先兴林。大片杨树林不仅会起到固堤防风的作用,还能涵养水源,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大大改善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他们的举措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企业和农民实现“双赢”

近几年,洞庭湖区一直在进行综合治理,其中,“退田还湖”是重要内容,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荒滩、荒洲和退田还湖形成的低产苇田,寻找使当地群众致富的路子,实现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寻找良方,林纸一体化经营的思路,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统一,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在纸材林基地建设中,农民摆脱了由于农产品品种单一而造成过剩,收入下降的局面,许多农民因种植木材林而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如常德市汉寿县现已拥有杨树林20多万亩,年产商品材4万立方米,杨树已成为该县农业结构中的第二大产业,全县杨树系列加工产值已过亿元。据初步统计,去冬今春,参与营林的农民每亩至少带来了120元左右的劳务收入。收入的增加,使农民营林的积极性提高,纸材林基地的建设,还为当地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湖区经济的发展。

在建设纸材林基地过程中,岳阳纸业集团还培养出一支林业管理和林业技术人员队伍,他们按照“大规模、集约化、高科技、严管理”的原则,把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纸材林基地管理,从选种、育苗到栽植、抚育实行全过程企业化管理,使纸材林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化高效林业的典范。

现在,他们已在规划,要到2010年时,将纸材林基地发展到150万亩,现在,先期60万亩造林协议已签订完成,造林工作已全面展开,这一项目的完成不但会为企业提供长足的发展空间,而且为当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开辟出一条新途径。

国内的造纸和林业专家认为,林纸一体化经营已成为我国造纸业的发展方向,岳纸集团在林纸结合方面作出的成功实践必然成为我国造纸企业的必然选择。朱镕基总理在听取了公司总经理王祥的汇报后,也对他们的作法给予了肯定,并指示“种树要抓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