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运动状态下透视文学史

2002-04-05 来源:光明日报 张丰君 我有话说

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德国的接受美学是从向传统的文学理论挑战开始的。80年代接受美学理论传入中国,对中国文艺理论及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运用接受美学理论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尚属首次,这对从文学的生产、接受以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把握文学史的动态过程,深入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全貌并总结其规律和特点,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文学研究割裂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内在联系,把完整的文艺活动分割成封闭的、静态的狭窄领域,把作品看成一个完满自足、固定不变的客观对象,忽视了读者对作品的参与及社会接受效果。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研究的重要性,认为作品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对象化产物,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离开了读者作品就只是一堆死的印刷品。接受是最本质的,它是读者对作品主动选择、具体再创造并发现其意义的过程。读者通过自己的接受活动,参与了作品意义的实现过程,他们在接受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又影响了新的作品的产生。《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正是这样打破了过去以作品为中心的静态角度,转而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古典文学史,由此我们对文学史的动态结构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该书主要从历史性的角度探讨了历代文学接受行为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创性地对古典文学接受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总结。从先秦阶段的前自觉阶段,中经两汉至唐代的一步步趋向成熟,一直到元明清时期的多元化与丰富化。作者除了对每一阶段进行总体性研究之外,还对一些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进行了重点剖析,不同阶段对这些作品接受的角度和对其价值的开掘不同,由此形象而感性地区别了不同阶段的审美情趣和创作风气。

在总结接受理论的同时,该书也深入探讨了文学接受与文学发展的关系,使中国古典文学史在立体的、动态的维度下显示了其运动发展的过程。我们今天一般所见的文学史面貌,其实正是各种作品经过读者的选择取舍被认同或淘汰后的产物。不同时代的读者通过文学接受活动参与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创造,使前代作品的价值和地位不断被重新确立。而文学接受也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改变其审美视界,从而对创作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作者进一步处理从众与求新的关系,既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又顺应照顾读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文学史就在这样一种连续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实质上,在该书的接受史的背景下,文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都得到了体现。比如先秦从接受角度提出的“诗言志”的观点,无疑与后来魏晋时期从创作角度提出的“诗缘情”形成了对照,这对把握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脉络是极为有益的,对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建设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考察文学接受史的过程中充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既注意到了影响文学接受史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艺术趣味、欣赏习惯等,也注意到了每一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政治经济制度等。该书的更深刻意义还在于总结了中国古典文学接受的民族特点,如把艺术美看做宇宙生命本体的显现,重视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效果等,这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学建设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
尚学锋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