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颗金子般的心

2002-04-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吕志豪 我有话说

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与坏人的搏斗中英勇献身。人们在追寻他的足迹时发现,这种偶然的背后,有着必然的人生轨迹: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这个人一生平凡,平凡中造就伟大;一生坎坷,坎坷路更显精神;一颗爱心,爱心里贮满真情;一身正气,正气歌谱写英雄。他就是南京市好市民周光裕。(本报1月21日A3版头条曾作报道)

凭良心做事

记者采访了周光裕的朋友、亲戚、同事、邻居,他们都称赞:老周是个好人。“好人”这个概念很宽泛。而用周光裕烈士生前的话来说,就是“凭良心做事”。简简单单五个字,掷地有声。无论对工作,还是对社会,周光裕都坚守着一个优秀公民的道德操守和做人准则,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1961年,17岁的周光裕到老山林场插队。当时的他在人群中是最瘦小的,但劳动起来,劲头却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在果园劳动时,有人为了多得工分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而周光裕总是勤勤恳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有人看不惯他,在背后议论他、诬蔑他,他也不计较。

1976年,周光裕返城后进入南京钨钼材料厂,被安排在纯化车间,工作是将一桶桶50斤的液氨搬上1.2米高的搅拌口,再按生产要求一勺一勺投料。由于是高温作业,氨气味道刺鼻呛人,而且有毒有害,一些工人干不到两年就调走了。而周光裕一干就是六年,全然不顾自己患有腰肌劳损。在整个车间里,周光裕的产品质量总是最好的,为此他年年被评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

在私营企业做送货员时,他经手的现金、账目总是清清楚楚。在帮助亲戚看管水果店时,他不仅不要报酬,就连卖废纸箱的钱也攒起来,一文不少地交给老板。

40年的工作经历里,他换了20多个岗位,却始终如一,任劳任怨,哪怕工作再苦再累,他都踏踏实实,力求更好。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都会感动于他的诚恳和执著,在他们眼里,老周是个值得信赖的老实人。

诚信,是周光裕性格中最闪光的因素,正是因为诚信,老周才会“心底无私天地宽”,才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才会充满自信地去战胜困难。正是因为有了诚信的人生信念,他才会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凭本事做人

“凭本事做人”,这是周光裕欣赏的另外一句话。他也是不折不扣地这样做的。

1996年底,钨钼材料厂停产,周光裕与同事们一道下岗了,下岗后每个月只有168元工资,妻子王福琴的月工资也不过700多元。面对窘迫的生活,周光裕没有消沉,而是积极地去面对困难。为了生计,他先后卖过肉、水产,做过车管员、送货员……工作不停地变,环境不停地变,惟一不变的是他脸上的微笑。

邻居们知道周光裕是个“多面手”,厨房里的红案白案都拿得起。他乐于助人,谁家有事,只要招呼一声,他都一口答应。楼道的电闸跳了,第一个出来修的肯定是他。他还经常帮助周围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在太平门菜市场卖肉时,他的绞肉机慷慨地借给大伙使用,从不收取报酬。对每位前来买肉的顾客,他总是先要告诉哪块肉是现宰的,哪块是昨天的。有人说他傻,老周只是笑一笑,什么话也不说。

老周常常回到单位,去找厂长、书记,而他每次都不是来抱怨,不是要补助,也不是要报销医药费,而是问长问短,帮厂里出主意、找出路。许多下岗青年在他的影响下,鼓起勇气实现再就业。

1998年,儿子周凌云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亲友们赶来祝贺。周光裕却让妻子将他们送的礼金一一记录下来,他说:“我们现在困难,等将来有钱了,一定都要还。”

他为别人做过什么,从不放在心上,而别人给予他的帮助,他却始终惦记着。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还能干些什么,再干些什么。

为正义献身

2001年11月12日傍晚,3名持刀歹徒在南京火车站附近抢劫1名妇女后仓皇逃窜,途经案发现场的周光裕毫不犹豫地冲上去追赶。搏斗中他不幸身中数刀,壮烈牺牲。熟悉老周的人都说,这件事只要老周遇到,他就一定会管,是非面前他从来都是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毫不含糊的。

早在老山林场看果园时,他为了集体利益不受侵害,一身正气护果园,两次被人追打也毫不退缩。开山修路时,炸点上出现哑炮,周光裕总是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上去排解。

在钨钼材料厂做保安时,有人企图偷偷带走厂里的材料,老周发现后坚决制止,被打得头破血流,但他没有后退半步,全厂人称他为“门神”。一年夏天,厂里的氨气罐皮管突然爆裂,氨气大量泄漏,周光裕顾不得拿防护罩,抄起湿毛巾捂住口鼻冲上去关掉阀门。

周光裕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一位在宁的重庆打工仔赶到老周的家里,在周光裕遗像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又掏出100元钱交给老周的爱人王福琴。他泪流满面地诉说了他姐姐被坏人抢劫,最后被害的事情,“如果周叔叔当时在场,我姐姐就能得救了”。

周光裕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工人,而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却几乎涵盖了我们民族、我们时代、我们社会大力倡导的美德。道德操守,贵在坚持,一个人做一件两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在周光裕57年风雨岁月里,他却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和道德准则,全身心地做好人、做好事。在坎坷和磨难中,他贫而不改其志,始终对人生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他人充满关爱,对社会充满责任。微笑面对生活的风雨,用双手把握自己的未来,用热血捍卫自己的精神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