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好的管理首先是遵守规则

总裁论坛
2002-04-12 来源:光明日报 广州易邦科技公司总裁 黄锦成 我有话说


很多人尤其是刚刚带着初次创业的兴奋感进入市场的创业者,喜欢讲“管理创新”,公司还没有做得怎么样,就想在管理上做出“品牌和文化”来。

有这样的追求当然是好的,但我觉得,有些人难免为此患上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急躁病。

管理本身并不神秘,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管理就像人们的日常饮食一样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不少相当成熟的管理经验。

有人说,企业是讲求创新的,它的运行规则与其他行业的规则并不相同,所以,企业的特点要求我们时时不忘创新。

但也许这些人忘记了,企业也是相伴人类的存在走了好几千年的,即使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其管理也不可能完全脱胎换骨,很多因素,还是参照了传统来设计,或者说适应了传统的力量。

可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管理经验,新办公司的人却感觉到用不上手呢?这里面的原因,我想有很多。主要有三个,一是这些人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以往的这些经验,教材是谁都会背的,但却不是谁都能编写;有些人学会了条条框框,却没有掌握其精髓内涵。二是这些人的阅历还不够丰富,体会还没有那么深刻。三是这些创业者心目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对以往和他人的经验的轻视。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一定要照搬其他公司的管理套路,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寻找哪一个套路适合本公司特点上去。因为,管理的精神应当是殊途同归的。管理来管理去,目的无非一个: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让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为个人获得利益的同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累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社会造福。

当然,正因为企业存在着可贵的创新精神,才使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极其活跃,让人类时时处处都感受到企业的创造性的产品所带来的文化积淀。但对于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企业来说,用诚实的态度借用前人获得成功的管理模式,以便手头的企业成长得更快一些,可能是较为聪明的办法。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企业如果想在各个方面同时突破性地获得创新性进展,一般来说不太可能。企业的创造性表现有不同的阶段,一开始可能是在某个技术和某项产品上的创新,依照这个创新它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在企业上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管理者的创新能力这时候才会得到良好的表现机会。在这个时候,因为每个管理者的背景不同、悟性不同、经历不同,他得出的管理套路确实有可能不同。但前提,一定是要相当长期地在同一个岗位上积累足够丰富的管理经验。

我想一定会有人不认同我的这个观点。他们会举出中外管理史上很多独辟蹊径的例子来证明世界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管理天才。不可否认,这些天才的存在极有意义。但就是天才,也不能处处以天才来标榜,何况,举这个例子的人未必是天才。

还有不少创业者过多、过长时间地沉醉在技术创新所带给他的自豪和愉悦之中。实际上,一项技术一旦化为可大量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分解为普通工人就能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个技术本质上已经贬值,已经可以复制,这时候需要的,是营销能力。这,才是所有的创业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的。

其实不仅仅是管理,高新技术企业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路程,世界上也已经积攒了相当丰富的套路。中国虽然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旧需要继续学习,先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再试着掌握这些规则,然后将这些规则化用到企业的经营之中。

上哪里去看到这些好的经验呢?一是走出去。加入WTO,就意味着不再有本土企业,企业一出生就国际化了,这时候创业者的心胸就要开阔,要有世界眼光。二是引进来,到那些成熟的、规则应用良好的跨国公司里学习。三是踏实地实践,不要动不动就想搞出点什么创新花样来,虽然对于缺乏经验的创业者来说,遵守规则比盲目创新要难得多。

黄锦成加拿大华人,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加拿大安大略省Gu e lph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专注于商业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工作超过15年,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计算机系统顾问超过7年。近期致力于管理多项互联网络应用软件研制及开发工程。现任上市公司——香港AVT集团董事,主要负责集团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信息科技业务,业务包括电子认证系统和宽频应用系统接入平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