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强化品牌意识建设名牌课程

出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工作会议的专家呼吁
2002-04-18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前不久,参加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基地)工作会议的有关专家提出:要强化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品牌意识,建设一批在全国和地区有影响的名牌课程,推出一批名教师、名教材。

与会代表认为,“九五”期间设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以较少的投入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对保护和加强我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地改革与建设取得了大批标志性成果,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面旗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十分令人担忧的状况,严重影响着基础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改变这一状况,从1991年起,经过试点建立了8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决定“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每年拨款6000万元,5年累计3亿元,以增加我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工作,并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项目基金,于1997年2月5日颁布实施。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基地所在学校利用专项经费,重点建设了一批体现当今发展水平的基础教学实验室,部分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基地点采取在职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奖励优秀青年教师,设立讲席制度,建立教师竞争上岗制度、首席教授制度或主讲教授制度等,鼓励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为基地点上基础课,基地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教学队伍在结构和素质方面都呈现出朝更优化方向发展的良好态势;基地点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出现了一批可供借鉴的标志性成果,出现了一批名牌课程,发挥了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与会代表研讨、分析了目前基地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就“十五”基金实施和基地建设工作提出建议:“十五”期间基地建设,重在“加强和提高”我国基础科学的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努力,使基地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区、辐射源,良好学风、教风的典范,展示改革成果和对外交流的窗口,成为培养一流基础学科人才的重要基地,力争一批基地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与会代表建议,要强化品牌意识,以质量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切实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一批在全国和地区有影响的名牌课程,推出一批名教师、名教材;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进一步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积极推动双语授课,使用国外高水平教材,加强优秀人才的本硕统筹培养,跟踪调查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