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弘扬实事求是学风

读者来信
2002-04-19 来源:光明日报 上海政旦东路30号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干休所 杨恒 我有话说

科技周刊编辑部:

我认为,追根溯源,实事求是是光明日报身体力行的报风之一。《光明日报》《科技周刊》199期所刊登的两篇主要文章都较好地展现了这一点。

当今,在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势下,如何从宏观上正确评价全球现代化大势和中国在这个大格局中的地位,如何把握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趋势,该刊头条《我国学者纵观全球论现代化》一文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学者何传启经过不懈的努力,把这个难以驾驭的大题目,梳理得这么清,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读来清新明确,颇受启发。

为学术界所深恶痛绝的不良学风问题,实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治理学风的文章读过不少,但都没有像杨弘远院士的《治理学风要抓住“病根”》一文那么击中要害,入木三分。该文不但把学风浮躁和学术腐败明确区分开来,并且条分缕析地列举出各类具体表现,既找到了病根,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学风的办法。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作者令人敬佩之处,是可贵的言行一致,文中指责“有的指导教师一人招收数十名研究生”,而我们看到作者的简历中,最后一句话则是“培养博士研究生12届17名”,就是说,作者带的研究生平均每届还不足两名,这是何等优良的学风啊。为人师表,就应该像杨弘远院士这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由此我想起一件与《光明日报》实事求是作风有关的往事。1995年8月30日,《光明日报》第6版刊登《隐形术与纳米材料》短文,说到上海胡黎明教授领导的研究中心,在纳米材料研制方面已取得卓越成就。我也很自豪地作为讲课内容对大学生们讲了。不料,两年以后,1997年11月17日,《光明日报》第2版刊出《华东理工大学严肃处理胡黎明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报道,称胡有剽窃14篇相关学术论文之嫌,学校已经撤销了他的博士生导师等资格。我虽然为向同学们宣传了一个假典型而愧疚,但继而一想,胡的情况不是恰好证明了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优良学风的重要性吗?

《科技周刊》出版已达到200期了。我为这个在实事求是作风上坚持身体力行的周刊感到高兴和欣慰。它曾发表过不少好文章,有的文章标题,如王选院士的《技术创新错过一拍就会错过一个时代》、《不要迷信院士》等,本身就是充满实事求是思想的警句。希望《科技周刊》继续弘扬实事求是作风,并坚持下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