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厚德重法 修身理家

2002-04-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我有话说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的王石门场村和大下河村,一个曾是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一个是乱的有名的“破大家”。如今,这两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盘山路通到了王石门场村,老百姓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用上了电话;大下河村变成了全省的“先进基层总支”和“精神文明单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3600元。

两个村由乱到治,由穷变富的原因何在?

莱芜市市委书记李玉妹说:“奥妙在开展‘厚德重法、修身理家’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

优化家庭“细胞”

几年前,莱芜市的一次调查发现,全市农村2350起纠纷中,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的纠纷占了71%,这些纠纷处理不及时又导致了许多“民转刑”案件。为此,莱芜市选择从依法治家优化家庭“细胞”入手,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路子。

开展“依法治家”活动,莱芜市制定了“依法治家六化标准”:素质教育系列化;日常行为规范化;经济交往契约化;庭院环境整洁化;家政管理档案化等。并将“六化标准”量化分解为六十条,印发到户。

这项活动在莱城区羊里镇北留村试点成功后,迅速推广到全镇。每个农户分别建立了“家庭档案”,每十五户选举一名信息员,分遵纪守法、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项内容,对每个家庭及家庭成员进行登记,所记载的情况作为年终评选“星级文明户”和入党、入团、参军及每三年一届的村委成员入选的重要依据。

莱城区羊里镇农民贾宏栓父子四人准备合伙建个恒温库,工程未动工,先签订了一份投资400万元合伙协议,责、权、利明明白白地写在了纸上。这是“依法治家”活动中出现的新事。1999年以来,羊里镇先后荣获了“小康镇”及省级“文明乡镇”等称号。

“三德”润人心

“富润屋,德润身”。莱芜市在“厚德重法、修身理家”活动中,按照“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的要求,大修“三德”,促进了农村干部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

十年前的大下河村,90%的土地浇不上水,庄稼十种九不收。赵茂忠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修建水利工程,他吃住在工地,领着大伙完成万元以上的工程56个,如今已经实现了2500亩的节水灌溉,赢得了群众的拥戴。这是莱芜市党员干部以廉立德,以干树威,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个缩影。市里明确党员干部的表率是“法德结合”的核心,不断强化民本思想和服务意识。各乡镇开展每月一次的干部警示课,许多村成立了村民监事会,对村干部进行监督。

“修身理家”归根到底要“理”好每个人的思想品德。莱芜市编制了《新家庭五字歌》,开展了“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先创优活动。徒崖村致富能手苏贤孟,主动捐款3万元用于村里工程建设;独路村村民张乐成自愿捐献水泥2吨,用于村里学校的校舍维修……

家和村安万事兴

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村妇女齐庆英,40年如一日,抚养8个孤儿长大成人;姚家庄村村民张登甲,家庭并不富裕,他却捐款5000元用于村里水利建设......

开展“厚德重法、修身理家”以来,莱芜市逐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制体系和道德体系,理顺了家庭成员之间、户与户之间、家庭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各类矛盾减少,农村呈现出一派文明祥和、健康向上的新气象。近年来因干部作风、农村财务等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的少了,刑事案件下降了,涌现出了大量的“四无安全村”。家和村安经济兴,全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已近小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