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藏区群众血肉相连

2002-05-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赵丕聪通讯员 张友森、邢珊瑚 我有话说

四川壤塘县流传着一个藏族阿爷与68个“儿子”的故事:那年68岁的孤老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生活失去支点。县人武部领导知道后,安慰他:“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民兵一帮就是9年,光老人叫得上名字的“儿子”就有68人。老人感动地眼含热泪唱道——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这是壤塘县人武部牢记我党我军宗旨、始终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缩影。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三万公里扶贫历程

1990年初,壤塘县人武部收归军队后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在乡村转了20多天,壤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困状况令他们感到责任重大。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们争取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至760元,103户人家脱贫。

从1990年冬季开始,人武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12年来先后修通9条总长186公里的公路、40多座桥梁,形成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与此同时,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万余群众越过温饱线。

乡村牧区播种文明

为让愚昧落后远离牧区,壤塘县人武部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深入乡村牧区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他们承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卫星接收设备,让群众通过电视开阔了眼界。有个乡的群众居住分散,许多孩子上学不便,他们就肩扛背驮,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60公里外的山中,建起该乡第二座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实施“换工助学”,确保孩子们安心读书学习。

12年来,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课堂,将100多名孩子送进中学,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他们组织民兵投工3000多个,改善藏区群众居住环境。他们协助地方为每个乡镇建起了卫生站,挑选出20多名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到外面培训,从根本上提高藏区群众医疗水平。

他们还深入村寨帮助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发起“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大家的公德意识和家庭美德观念。

撒向雪山都是爱

壤塘草场资源丰富,出产肉厚质嫩堪称“牛中极品”的壤塘牦牛。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人武部向壤塘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全县实施发展订单经济为主的生态牧业”的建议。他们帮助群众引进优良草种和有机复合肥,建起了15000亩优良放牧区。同时,组织民兵4000多人次,新修牧道200多公里、牧桥50座,为160多户藏区牧民建起定居点,形成“人有定居房、草有围栏储备、畜有棚圈圈养”,牲畜死亡率由过去的20%至30%下降为5%,牧业收入增加了两倍。

乡亲们忘不了:为使藏区经济腾飞,1997年8月,人武部副部长文家富进山搞草场调查,第16天就断了粮。为完成调查任务,他饿着肚子又在山里转了8天,回来后身体落下严重病患。两年后,文家富副部长长眠在雪山草地。

1996年,一场大雪将壤塘5个乡的万头牧畜冻死,100多人被围困。危急时刻,人武部官兵顶着大雪,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奇寒进山了。在暴风雪中两天两夜搜寻,成功救出了乡亲们,而人武部95%的官兵被冻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