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挥教育与科技双重优势

2002-05-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曾正德 我有话说

西部大开发高校能做点什么?作为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教育的重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发挥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优势,积极投身西部建设。

投身西部

怎样保护西部省区的生态环境,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给南京林业大学布置了一道“试题”:让他们重点负责贵州省黎平和普定两个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派出了五批专家赴贵州实地考察。半年时间的论证,他们提出了一套退耕还林(草)科技支撑方案,并选派了一名科技副县长常年在贵州蹲点。接着,学校又“趁热打铁”,决定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科学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从制度和经费上最大限度地解决西部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工程方面,他们培育出了针对性强的抗性优良树种;在生态环境工程方面,他们组织专家运用林草复合经营技术为西部地区建造农田林网、生态环境恢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他们将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以防治松材线虫病。同时,这些专家还把用材林、观赏林、竹子、花卉、经济林果方面的一些最新品种及其成果,如杨树、银杏、马褂木、水衫等方面的新品种向西部各省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尤其是银杏专家曹福亮教授所培育的抗性银杏新品种,被西部不少省区看好。

治理荒漠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头号生态问题,也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治理土地沙漠化,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为了找到治理的“良方”,南京林业大学组成生态环境考察组分赴西部省区开展森林资源和植被调查。

在西部地区一次次实地考察中,赵博光教授发现了一种在荒漠化土地上生长的有毒灌草,这种植物不仅能在“营养不良”的土壤中生长,而且还不会被草食动物吃掉。赵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有毒灌草体内含有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利用这种植物开发出了多种用于植物方面的天然化合物杀虫剂,并且确定它就是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植物。1999年,国家计委拿出1.18亿元,决定将“荒漠有毒灌草防治西部荒漠化”高新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建厂综合开发利用。2000年,西安正阳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又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协议,愿意把这一技术成果应用于陕西省,对有毒灌草进行大面积种植和综合开发利用。今年,甘肃、四川、贵州等省也纷纷派人来洽谈,表示愿与学校进行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林大教授王明庥号称中国杨树之父,他和林木遗传育种专家施季森教授选育出的抗逆性杨树新种,特别适合西部自然状况,目前正在向新疆等西部省区进行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教授的木材、竹材综合加工利用的新技术,也正在迅速向贵州等西部省区辐射。此外,周定国等教授研究的秸秆等废弃物纤维综合加工技术,用麦秸秆生产胶合板,既节能又环保,引起四川、重庆、甘肃等省的极大关注,纷纷表示希望得到这一技术。木林化学制浆造纸工程专家李忠正教授的最新科研成果——固沙剂、保水剂,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沙漠化,而且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也同样被陕西、新疆等省区用于防沙治沙。值得一提的是,林产化工专家余世袁教授把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加工成饲料添加剂和提炼出的人体保健产品,现已成为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许多企业所关注的热点。

培养人才

开发西部,需要一批能留得住、靠得上的人才。近四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对学校资源进行了重组,调整成立了一些新的学院,并增设了一些与西部开发、特别是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的专业。自1997年起,逐年以200—400的招生人数向西部地区进行扩招,还在新疆、西藏、四川等地招收定向生。为解决西藏自治区木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短缺,还专门开办了木材科学与工程大专班。

这几年,南京林业大学还在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省区开办了多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业培训班。同时,还招收了大量相关省区或单位委托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从1996年起,南京林业大学就与新疆农业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协议,并在招生方式、育人政策等方面都给予倾斜,为新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培养急需的、且留得住的高层次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还同西藏农牧学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派出多名专家、领导和老师到该校工作,共同为西藏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培养专业与技术人才,其中被誉为“森林女神”的林业专家、高原生态学家徐凤翔教授就是南京林业大学派去的援藏老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