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忘的回忆 光辉的成就

2002-05-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肖海鹰 我有话说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大型展览《毛泽东与文艺》的大厅里,有一位老人流连了许久,他深清地凝视着珍贵的历史照片,陷入了绵长的回忆……记者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他对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西藏文化工作的发展有许多体会。记者说明意图后,老人热情地接受了采访。

阴法唐说,这个展览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伟大历程,他不愧为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展览还把历史前进的脉络和当前形势的发展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观众可以看到在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的领导下,文艺事业穿越了历史的风雨,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每逢5月23日这一天,这位在西藏工作了27年的老人,总有许多的感慨。他说,因为这一天既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日子,也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纪念日。西藏和平解放的初期,封建农奴制的文化影响还很强大,文艺工作的形势比较严峻。但是西藏的文化工作,依然按照毛主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方针,创作出了反映藏族人民生活的《织毯子舞》、《打阿噶舞》,体现民族团结和军民互助的小歌剧《一块钢洋》和《一支卡宾枪》等优秀作品,那时创作的《二郎山》、《教我怎么不歌唱》等歌曲,影响广泛,传唱至今。我在基层进行调查的时候,因为谣传解放军是“红眼睛、黄头发、吃小孩、抢妇女”,都不敢接近我们。我们的文工队就敲锣打鼓,演出节目,吸引他们来看,胆大的看后感到效果不像传说的那样,群众慢慢地接近我们,并逐渐地建立了感情。藏族百姓开始对我们都用蔑称,后来叫我们是“菩萨兵”。这就团结了群众,争取了大批上层爱国人士,使他们拥护毛主席、相信解放军,为以后的平叛和改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翻身获得了解放。他们压抑的心声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自发地参加文艺活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得到了充分发展。比如《洗衣歌》、《逛新城》、《丰收之夜》和才旦卓玛演唱的《在北京的金山上》,号称西藏舞台上的“四大台柱”。还有一些“古为今用”的节目也很受欢迎。这些优秀节目,脍炙人口,振奋了人民的精神,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

早已离休的阴法唐居住在北京,可是依然关注着西藏的建设。在谈起当前实施的“开发大西北”的战略时,他认为依然可以发挥“文艺先行”的作用,用健康生动的文艺作品,打动群众,教育群众,鼓励他们投身到建设大西北的洪流中去。文艺工作者应该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真正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排头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