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时代教育的特点

2002-06-02 来源:光明日报 李天明 我有话说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教育也必然走向网络化。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以网络教育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正脱颖而出。

什么是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学龄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网络教育几乎涵盖了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手段的先进上,更体现在它所引起的教育观念等一系列的变革上。网络教育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教与学在模拟现实而又具有超现实特征的虚拟环境中进行

网络教学活动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进行,即利用虚拟技术模拟出实际并不存在但又和现实相近的网上校园、网上教室、网上图书馆、网上阅览室、网上实验室、网上实习基地等虚拟现实社会环境。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它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如历其事的教学环境。虚拟的环境不仅可以逼真、仿真,还可以超真,将一些现实中没有的或极难仿真的情景模拟再现。这个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以及网上传输的影视节目、卫星节目和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又称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教育平台与学习者及教师组成的人机系统。由于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唯一桥梁,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网上信息环境只在入网计算机中存在,人们看到的建筑物、设备、设施等都只是一种影像,是虚拟现实。但它又是现实的,因为可以操作,在网上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现实的。学生可以借助三维动画等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完成在现实中难以操作或具有危险性的试验,一些抽象思维可以通过网络形象化。譬如,模拟解剖一只青蛙的教学可能比实际解剖更形象、更精确、更经济,而且还保护了生物。模拟核爆炸过程可以使科学家摆脱不可逆的真实过程。虚拟环境具有的智能化、多媒体化、快捷化、超链化等特征,能使学习者感同身受客观真实世界无法观察的自然现象与事物变化过程。这是常规教育无法实现的。

二、教育趋向大众化、终身化、国际化,学历、学位教育与非学历、非学位教育融合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流动性强,每个人可能多次转换工作岗位,甚至改换职业。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知识量的膨胀和交叉学科的涌现,仅仅凭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每个人必须补充和更新知识。社会发展对劳动者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人们从单一的学校教育走向终身学习、在职学习和在岗学习。网络教育以其跨地域、跨时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随时学习知识的要求,以其趣味性、信息的丰富性与快捷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以其自身巨大的潜力丰富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网络教育以其独特的时代特征,把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等融于一身,使得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网上教学不存在校界、区界、甚至国界,这有助于跨时空的资源共享。同时,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人才流动国际化程度加快,进而也促进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因此,面向全球的国际教育是网络教育的必然方向。具有良好的跟踪翻译功能的软件层出不穷,使得不同文字之间的障碍正在迅速消失,从而为21世纪网络时代的学生接受全方位国际化教育提供了条件。

三、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受教育者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和空间,他们可以利用网上的资源自主地进行探索或与同伴合作学习,同时接受教师指导、帮助。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观念,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选择最适合自己习惯的学习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同时,在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自我考试,测定成绩。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具有较强自主特征和个性色彩的学习,是在自觉学习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学习。它包括:一个定义,即自主学习——学生必须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四个要素——即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两条原则,即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己因材施学相结合;多重角色,即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和鼓励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自主学习贯穿人的终身学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独立性和超前性,它使得学习者具有学习时间的选择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沟通的交互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等优势,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在许多时候必须共同学习。网络教育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发工具,不断追踪学科最新发展方向,及时更新知识,加强教学能力。及时的信息反馈还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作者为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