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2002-06-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小也 我有话说


日前,南开大学研究生院与北京西城区科委联合举办了博士后人员赴京考察与交流活动,由副校长陈洪带队,经济学院、国际商学院、生命科学院等院所的博士后与西城区领导以及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近年来,南开大学在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记者访问了校长侯自新,请他介绍这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南开大学转变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他们发现,社会急需的专业主要是一些交叉学科或多学科综合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它虽然属于管理学科,但与电子、信息等互相交叉。又如工业设计专业,它涉及艺术、工程等几个学科。这些专业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受到了热烈欢迎,报名者非常踊跃。为此他们进行了专业调整。另外,在专业内部他们注意赋予传统学科以现代内容。为此,他们聘请了海外归来的一流学者,引进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侯校长介绍说,作为综合性大学,南开的教学科研力量长于基础性,强调自由探索,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又要看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科研与实际相结合。因此,我们一方面鼓励自由探索,另一方面也提倡对科研活动的导向作用。为此,我们鼓励教学和科研人员开阔视野,关注前沿问题。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的教学科研人员从事面向实际的,能够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课题研究。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有目的地做引导工作,如政策调整以及建设大学科技园等等。我们的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企业孵化器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比较关注校办产业的转型问题。校办产业是个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科技成果市场化机制发育不足,即便是大企业也没有力量做大规模的科研工作,更没有很强的科研力量,而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品牌都是现有的资源。我们不但要研究科技园的运转机制、企业孵化器的机制,也要研究学校的退出机制。

侯校长接着说,社会对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有着迫切的需要,但彼此之间在认识方面还存在差距。因此,南开大学一直致力于利用自身优势,推动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互动。我们一方面让校内人才了解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让社会了解校内人才。此次我们与北京市西城区的合作就是推动学校人才走向社会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我们在工作中还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早期阶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观念。如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多参与社会调查,而理工科的学生则要积极参与科研任务。这种参与并不一定要求有实际成果,重要的是在思想意识方面给学生们一种指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