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诗学探索

2002-06-06 来源:光明日报 梁刚 我有话说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nbsp
王一川著&nbsp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下,“现代性”已成为国内人文学界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但从诗学或审美维度集中探索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似不多见,王一川适时地推出他的专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鲜明提出回到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建设性研究立场。这是一本既有理论开创性也有现实针对性的书,作者不满足于仅从思想变迁的角度审视中国现代性问题,而试图从肉身与灵魂、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深层交融的体验概念出发,把文化现代性最终归结为人的心理、精神、气质的现代性问题,也就是体验的现代性问题,这是需要理论探索勇气的。

应当看到,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这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算起,中国现代性进程不过100多年,而欧陆现代性工程至少在17世纪就已启动了,这也就意味着研究中国现代性问题不可能漠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思想资源,本书的重要特点之一正在于较好地把握了中国现代性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微妙张力,以全球视野着重探讨了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具体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讨论了构成“现代性”的三大“动力品质”或“因素”,即“时空分离”、“社会制度的抽离化机制”与“现代性的反思性”,王一川则进一步指出所谓“时空分离”在中国必然以“时空裂变”这一更激烈而特异的方式呈现出来,指中国原生古典时空观的断裂和外来西方现代时空分离观的置入。更为精彩的是作者对于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舍勒“怨恨论”的调整与转换,现代性在中国的发生既有以大炮为表征的强暴的一面,也有以新奇的洋货为表征的诱惑的一面,这一现代性的辩证法决定了中国人的现代性体验总是糅合着痛楚与憧憬、悲哀与欢乐、怨恨与羡慕的复杂心绪,王一川由此独到地提出“怨羡情结”的概念,在他看来,这构成中国人现代性体验的基调。

本书以诗学与审美问题为中心,力图从现代性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提出新的诗学见解。典型、意境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学基本范畴,作者把它们纳入表达中国现代性体验的艺术形象系统,其中典型的功能在于开拓现代性体验的新境界,意境的功能则是在现代性体验基础上重新激活和指认古典性文化传统,意境的现代风行是因为它适时满足了现代中国人在全球化时代重新体验古典性文化韵味的特殊需要,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何以意境概念古已有之却得以在现代大行其道。类似的诗学问题还有为什么是小说而不是诗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心文类,立足中国现代性体验,小说以其自由开放的非韵文形式能更有效地兼容现代生活新语汇,从而在传达中国人在现代世界境遇中的新体验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寻此思路,作者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这一宏观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长期以来几乎形成惯例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三分法无疑因其受制于政治划分而有很大局限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则在建立“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联系的同时忽略了20世纪开始前晚清文学的存在价值。作者认为,如果承认文学与体验的内在联系,就会对中国现代文学分期有新看法。正像中国古典性文学经历了从先秦至清代上千年超长时段发展的历程一样,中国现代文学也应当是一个包含若干长时段的超长时段过程。从鸦片战争以来的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是作为超长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长时段,即发生时段。其中,1840年至1898年为转型期,1898年至“五四运动”为定型期,“五四”后至20世纪末可视为一个整体上的演化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见解。

全书具有一种不满足于研究现状锐意求索的理论气质,是一部从诗学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有分量的开拓性著作,相信一定会引起理论界的兴趣与争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