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最早迎接太阳”

2002-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记者 程万泉 杨成军 吴永亮 我有话说

《乌苏里船歌》、《大顶子山高又高》等歌曲传唱至今,歌中描述的赫哲族人民的生活让多少人为之神往。

街津口村,位于我国东北漫长的边境线上,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5月20日,记者来到了这个生活着260多名赫哲族人的小山村。

美丽的渔村群山环抱,青龙河从村中流过,最后汇入波涛滚滚的黑龙江。村内街道整齐,一栋栋崭新的带有民族风格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些房子是当地政府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投资150多万元无偿修建给村民们住的。

此时正值黑龙江新一季的捕鱼期,全村赫哲族渔民大部分都出江捕鱼了。5月21日凌晨2时许,记者邀了一只小船,逆流而上。

3时40分左右,火红的太阳从云层中露出一角。大约10分钟后,整个太阳才跃出云层。如黛的青山,明亮的天空,洒金流银的江水,形成一幅雄浑壮丽的风景画。“赫哲族是全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少数民族。”尤少华说出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赫哲”是满语,大意是指“东方的人们”。

赫哲族也是我国最早沐浴党的阳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早在1945年就随着东北的解放而重获新生。如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在这个边境线的小山村生根结果,一直得益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扶持的赫哲族人又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朝霞的映照下,船靠着岸边向西前行,不时能看见零星的渔船停靠在江边。同行的街津口乡副乡长尤少华告诉记者:“赫哲族人一到打鱼的季节就住在船上了。如今,政府禁止在黑龙江上打鱼,但是考虑到赫哲族一直有靠打鱼为生的传统,政府又特许赫哲族人有捕鱼的权利。”在去年开展的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一些娶了赫哲族姑娘、又在街津口村生活的“外村人”提出要享受赫哲族人的“待遇”——取得合法的捕鱼证。村党支部研究后决定,这些赫哲族人的“女婿”长期在村里生活,已成为赫哲族人的一分子,同意他们取得捕鱼证,与其他赫哲族渔民一道出江打鱼,缓解了他们生活的贫困。

两个小时后,载着记者的小船终于停在了终点——哈鱼岛,对面就是俄罗斯的一座城市,那里的码头和房屋依稀可见。哈鱼岛是赫哲族渔民的聚集地,大大小小10多只渔船停靠在江边。渔民崔志勇拉着新买的渔网告诉记者:“去年村里开展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村干部到家里问长问短。我家这几年比较穷,今年买新渔网的钱一直凑不齐。村书记知道后,垫上自己的500多元给我买了渔网。村上像我一样日子过得差的人现在大都得到了帮助,村干部给他们送钱、送物,帮着搞生产。村干部学习了‘三个代表’,心里是真有老百姓了。”

开船的渔民吴宝臣还向记者讲述了另外一件关于村干部的事情:街津口村一直享受着国家和地方的扶贫补贴,全村老百姓每年都能得到不少救济。去年村干部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制订了一条规定,把全村108户按照贫困程度排了号,谁靠前谁就先享受救济、多享受补贴,村书记和村主任主动把自己排在了最后,其他党员、干部也把自己排在后面,让普通群众多多享受照顾。

一只捕鱼归来的船靠岸了,渔民们纷纷围了上去。“这有一只‘鳌花’!”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高声呼喊。记者赶紧凑了上去,船的女主人付晓华拎着一条五六斤重的鱼,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这条鱼最少能卖200元,其他小鱼也要卖上百十来元钱。”看到有人打到大鱼了,渔民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整个江面上至少有20多只渔船。

“虽然打鱼的本领我们没丢,但完全靠打鱼为生的人少了。”尤少华告诉我们:“这些年鱼类资源大量减少,为了保护老祖宗留下的资源,为了让赫哲族人有个好收入,政府便引导赫哲族人离开渔船,到陆地上垦田种庄稼。”如今,在三江平原地区,由赫哲人耕种的土地已达到2万多亩,年产粮食约500万公斤。

津街口村的赫哲族渔民是比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越来越多的村民已认识到耕地的重要性。去年全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时,不少村民反映耕地分配不均,影响了种地的收入。村干部在调查情况后,按照群众提出的要求,重新调整了土地分配,满足了全村老百姓种地的愿望。

因为当天要播种100多亩地的大豆,开船的吴宝臣加快了返程的速度。此时天已大亮,船头正前方,一群水鸟迎着阳光在天空中飞翔,仿佛成了船的向导。

刚刚出来的时候,记者没来得及发现江边的山林中一处处造型精致的楼房。“那是我们赫哲人自己开的酒店,现在全村已经有10多人依靠新建的旅游文化村做起了生意。”尤少华站在船头说。

记者返回街津口村后,专门采访了村党支部书记孙玉华。她告诉记者,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在4000人左右。现在全村人不再单靠渔猎为生了,很多人依靠种地、搞养殖富裕起来了。全村光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农具就有20多辆。

“我们村去年开展了‘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县乡领导帮着理清发展新思路,引导赫哲族人搞起了旅游,投入6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旅游度假村。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把我们这个小山村当成了度假旅游的好去处。”当了3年村支书的孙玉华讲述着村里的变化。

街津口村三面环山、山水相抱,搞旅游的资本就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和民俗文化。赫哲人从靠打鱼捕猎为生,到耕种土地,再到发展旅游经济,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在村里采访时,记者发现村里最气派的建筑并不是赫哲族人住的一排排崭新的房子,而是街津口乡中心学校。校园有近万平方米,新建的砖瓦房校舍,实验室、图书室和保健室等教学设施齐备,学校还购置了电脑,在学生中开设了微机教学课。

尤金玉老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但他和记者谈起教育却是一脸骄傲:“我岁数大了,没多少文化。可我的后人有出息了,9个孙儿中最小的都已经上小学了,两个大孙子正在外地读大学。”据了解,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向赫哲族教育投资的力度,赫哲族已成为我国第一个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民族。

尤金玉今年已经68岁了,亲眼目睹了全村赫哲族人生活的变化。在他刚刚装修一新的家里,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现在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人有1000多人。在旧社会,我们的生活苦得没法说,人口曾经一度减少到不足400人,是共产党把我们从苦难生活中解救出来。全村人这些年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党和国家又给我们送来了‘三个代表’,更加关心我们赫哲族人,今后的生活就更有发展了。”

记者从尤金玉老人的家走出时,已临近傍晚。晚霞如火,青山葱郁,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陆续回到村里,一户户庄稼院里升起了袅袅炊烟,白天喧闹的小山村慢慢静了下来。勤劳的赫哲族人又将迎接明天的太阳。

(新华社哈尔滨6月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