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要再让土壤标本闲置了

本报报道引起关注,专家呼吁
2002-06-10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本报讯6月4日,本报A4版刊登了《土壤标本为何被打入冷宫》一稿后,有关专家呼吁,要重视土壤标本的价值,不要再让土壤标本闲置了。

中国农大教授、中科院院士石元春说,从千年前的五色土,到典型土壤采集、测试,都是对世界的认识,对研究和教学都非常重要。可以从中分析景观植被,也可进行化学、物理分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说,土壤标本非常重要,土壤是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土壤标本也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土壤是在亿万年的过程中形成的,和岩石圈、水圈、气圈有着重要的关联。可以说土壤是环境和生物、气候的基因库,如黑土能研究寒温带的生物气候和环境,红土能研究亚热带的生物环境,黄土能研究暖温带的环境。土壤中有热量、空气和水分,还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石元春说,我国有三个土壤标本研究室,除了农展馆的以外,另两个在南京土壤研究所和中国农大。但中国农大的只有七八十种,农大学生和老师利用假期,千方百计才弄到这些标本。有时采集一个标本需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

赵其国说,把土壤标本保存起来,对比近十年、二十年的情况,研究土壤中的成分变化比如氮含量,十分有意义。许多国家都建有自己的土壤标本陈列室,精心收藏和研究土壤标本,俄罗斯甚至为此专门修了一个漂亮的陈列馆。南京土壤所保存了近50年来的标本,新建的6000平方米的五层大楼中,专门有一层用来陈列土壤标本,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和研究人员前去参观。建议土壤标本应该成为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

农展馆表示要及时挽救这些土壤标本,希望能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收集土壤标本时,留存了大量资料、文字、分析数据和照片,这是一笔丰富的学术财富,应该得到整理出版。

二是土壤标本要好好地收藏,国际上的收藏标准都很高,要求要有恒温、恒湿,要为长期保存这些珍贵的土壤标本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应对外陈列,可以搞一个国家级的土壤标本陈列室,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四是已做过采样的一些土壤标本要好好保存,特别是那些由于施用农药,土壤状况有所改变的标本就更应好好保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