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标志性起点

经济访谈(22)
2002-06-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姚尔强,1961年生,博士,现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北京工商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6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我国政府履行加入WTO承诺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青年经济学家姚尔强认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标志性起点”。

记者:新发布的两个规则对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条件、业务范围、境内外股东的资格条件和持股比例等方面作出了设定,你认为会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姚尔强:两个规则是我国开放资本市场的需要,使我国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与外资的合资进入实质性阶段,必将加速我国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国际化进程。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就,券商的数量达到了120家左右,资本金规模和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规模上,我国最大的券商银河证券,其总股本才45亿元人民币,合5.4亿美元。而美国的摩根斯坦利在2000年前就差不多是180亿美元的资本金规模;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最大的资金管理规模才100亿人民币左右,而全球闻名的老虎基金1998年鼎盛时期的资产规模为200亿美金。此外,我们在专业技能、投资理念、规范运作和服务水平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外资参股两类公司的过程中,必然会吸引大批国际化的金融公司和人才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这对改善中国资本市场机构规模小、数量少、人才水平低、风险控制意识不强、市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记者:外资参股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使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加剧,与此同时,还有哪些机会存在?

姚尔强:首先,在外资进入两类公司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两类公司的资本实力,引进大批的国际化人才,还将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提高金融创新的能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发展,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构建平台。其次,国际资本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要求管理规范、透明;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可以预期,应有稳定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国外成熟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中国,将会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上许多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做法得到改革,使之符合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

记者:许多国外资本公司对中国市场持观望态度,而两规则的发布必将加快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那么如何应对开放资本市场的风险?

姚尔强:东南亚的危机已经证明,当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有限时,金融的全面自由化在一定条件下会给一个地区或国家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最终必然,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有原则、有限制地逐渐开放市场。国际资本最大的特点是逐利性和流动性强,东南亚资本市场小,一些国际资本可兴风作浪,带来危机,但日本资本市场大,国际资本的恶意运作就很难得逞,所以我国要发展资本市场的规模,增强自我保护的抗风险能力。假设中国的GDP增长率在未来20年内保持6%-7%的增长速度,我国的GDP总量将达到30万亿至40万亿元;假设GDP与证券类资产的比率达到目前发达国家大约1∶1的水平,那么到202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将达到30万亿至40万亿元。中国资本市场的前途十分光明,但必须经历现阶段非常痛苦的规范和整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