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造就年轻学术带头人

教研并重 鼓励创新
2002-06-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劲松 我有话说

最近,第三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在京颁奖,又有73所高校的115名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教师获此殊荣。至此,该奖项自1999年4月启动以来,已进行了三届评选,共有116所高校的314名青年教师受到奖励,获奖者的平均年龄38.3岁,年龄最小的仅29岁,77.3%以上的获奖者是院(系、所)、教研(科研)室的学术领导人。这些人都是高教战线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有的已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是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是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相配合,与原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相衔接的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也是目前各类人才支持项目中特别强调教学科研并重、鼓励科研创新、体现教学导向的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其宗旨是立足国内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该奖项具有“德才兼备、教研并重、奖助结合、鼓励创新”的特点。

该奖励坚持教学、科研“双高”标准,获奖人选是经过严格遴选、专家评审产生的。在学校公开筛选、主管部门审查、推荐的基础上,经“高校青年教师奖”领导小组审定后,在教育部网站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教育部正式公布获奖者名单并颁奖。每年奖励支持100人左右,每人每年6—10万元,连续5年。为了配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从第三届开始,对西部地区高校给予适当倾斜,这次从西部地区高校增选了15名获奖者,充分体现了支持的力度。

这项奖励有力地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极大地推动了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荣获奖励的青年教师均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的代表。如首届获奖者曹雪涛是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和全军免疫与基础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免疫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SCI发表论文57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5项,以第一申请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6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特聘教授,国家免疫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五”863计划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第二届获奖者傅松滨,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学院院长,遗传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编写教材6本,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目前主要从事人类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人体胃癌相关基因的克隆、东北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永生细胞库与基因库的建立与基因组多样性研究。第三届获奖者杨华勇,是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教授,博士。主讲多门本科、研究生课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开辟液压电梯传动及控制和新型绿色纯水传动技术新领域,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其部分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累计新增产值3.7亿元,新增利税8250万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民族精神的承传。在第三届颁奖会上,获奖者们庄严承诺:胸怀祖国,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力戒浮躁,诚信自律、坚决反对学术不正之风,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一定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加强知识创新,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出更大贡献;要传承发展文明,积极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出重要贡献;要增强服务意识,满足社会和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出新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