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建博物馆全力突围

2002-06-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这几天,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表现特别活跃,工作人员们直叫分身无术,除了接待旅游团、要参加民族文化宫“北京2002年科技周”的布展,同时还要准备在王府井“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这与古建博物馆从前表现沉寂、宣传低调的姿态判若两样。

位于北京城南先农坛内的古建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社科和自然科学类专题性博物馆。观众在这里能把握中国传统建筑的来龙去脉,采撷到古代建筑中的精华,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古建文化。

古建博物馆虽有先农坛的久远底蕴,也有古建知识的浩大精深,但影响力不大,除了专业人士外,人们对它知之甚少。为此,古建博物馆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掘资源优势,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古建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了解中国古建的文化内涵。

千方百计展示古建精华

首先在展示方式上,古建博物馆突破了传统的“静止”的展示,在去年加入了“动”的木艺坊,今年又开发出新项目“中国古建筑中的力”,让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参与古建模型的搭建,在榫卯、斗拱、亭子和拱桥的拆装中,参观者能体验中国哲匠的奇思妙想,领略传统技艺奥妙。同时,借助新技术,增添了电脑动画、三维演示古建神韵。

在运营方式上,古建博物馆开拓思路,主动与旅行社合作,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并拥有了固定的客源。今年的参观者有60%就来自于旅游团,游客人数提高了三倍,让海外游客也领略到中国传统古建文化的魅力。特别是来自日本、台湾的游客更是留连忘返,仔细观赏着明清官式建筑的风采,久久地徜徉在展厅内、览尽中国各地有代表的古建,山西的应县木塔、贵州的风雨楼……

利用市政建设改造老城区的有利时机,古建博物馆又收集保存了一批较有价值的建筑文物,满足了参观者的新需要。许多告别了昔日老四合院的拆迁户特来此寻找老北京的踪迹,唯一的老北京沙盘成为许多北京人怀古追思的载体。即将在十月举行的“先农坛历史文化展”,更是古建博物馆的浓墨重彩之笔,不仅开放修缮整治后的先农坛,还要集中展示古建博物馆的新形象。

居安思危设计美好蓝图

古代建筑博物馆馆名提写人、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从筹建博物馆时就关心着它的发展,他遗憾地认为现在博物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仍大有文章可作。他建议还要花大力气去收集展品、丰富陈列、加大出版整理工作,拓展发展空间,他建议能否在不影响景观的条件下,在博物馆的空地上展出一些中国最有价值的建筑模型,为游人提供能参与的身临其景的展品。对最辉煌、最杰出、最有成就的建筑可以恢复、复制一些,如阿房宫、赵州桥等。

现在来博物馆参观的人大多只跑马观花地停留两小时左右,而且来了一次,不知下次何日再来。这就要求博物馆要动脑创新,应该常新,可经常搞些活动,推动古建文化的研究和普及。来参观的人多了,也能使博物馆增加效益。目前,博物馆的商业运作甚少,全馆只有一处售书的小柜台,别无其他商业服务设施。为此,有人建议能否增加出售一些古建模型和构件,比如孔明锁和斗拱等可开发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提供给参观者。此外,在不影响文物古迹景观的情况下,其他配套设施也应加强,以满足参观者的多种需求,如餐饮室、咖啡厅……

和许多博物馆一样,古建博物馆在人员结构上也显得老化,40—50岁的员工居多,亟需建筑、历史方面专门人才的补充,尤其是对展览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有了人才,才能有新的发展思路和运营技巧,才能使古建博物馆焕发新的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